护理岗位人员职业性危害的自我防护措施浅谈.doc:..护理岗位人员职业性危害的自我防护措施浅谈新疆阿勒泰地IX妇幼保健院836599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医学及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由于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加之近几年突发卫生事件增多,给医院的临床工作带来了挑战。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性质,每天跟病人打交道,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处理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很多。如果护理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中不注意个人防范,很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成为医院的感染的易感高发人群,不仅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还可以通过医疗护理过程给患者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加强自身防护,重视感染管理,是预防职业性损伤的关键,重视和加强护理人员自身安全防范措施的维护,保障其合法权益,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健康、稳步的发展。关键词:自我防护;护理人员;。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直接服务于患者,每日工作量大,经常加班、倒班,给护理人员带来了精神压力和疲劳,使免疫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常见的生物性因素为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伍括HIV、HBV、HCV等在内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与传染病人的直接接触或是接触污染的物体,病人的分泌物、组织、体液等而导致护理人员感染。有国外研究者认为,HCV在医务人员中的流行率高,特别是10年以上从业医师和有针刺伤的人员更易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字表明,艾滋病自80年代初流行到现在全世界累计约3000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新疆从发现首列感染至今,目前已覆盖到新疆十五个地州,五十九个县,发展迅速据中国首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高度的致病性,感染者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护理人员一旦被感染,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指锐器伤,包括注射器针头损伤、输液器针头损伤、安瓿划伤、玻璃刺伤等等,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俾播和感染[1].国内调查显示[2],80%以上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每年1-3次不等,%的感染危险;被HB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6%-30%的感染危险,;被HC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奋3%-10%的感染危险。。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做好自我防护,依靠科学监测手段加强监控检查制度的落实,督促护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才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是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地方,病毒和细菌就像是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病区自身防护除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空气消毒外,重要一点就是带好口罩,U罩对患者咳嗽、喷嚏吋的飞沫传播有重要的物理屏障作用。使用U罩须注意:①戴U罩吋IJ罩上缘在距下眼睑lcm处,U罩下缘要包住下巴,IJ罩四周遮掩严密;②不戴吋应将贴脸部的一面叠于内侧放置在无菌袋中,可以用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的包装袋作为无菌袋;③口罩使用4〜8h更换1次;④如果工作条件允许,
护理岗位人员职业性危害的自我防护措施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