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潼南采访,在一些乡镇转了转,感到潼南小城镇建设很有特色。
一项产业兴起一个城镇
潼南太安鱼远近闻名,而太安鱼的发祥地太安镇,也借助太安鱼的影响,靠“一条鱼”兴起了一座新城镇。
太安镇在城镇建设中,与太安鱼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专门规划出了太安鱼街、太安鱼村、鱼苗销售市场等,吸引了上百家太安鱼餐饮店进来建房兴业。在短短的一二年中,就新建起三条街,一个太安鱼村,一座鱼苗和鲜鱼销售市场,。
太安鱼产业不但兴起了一座城镇,也富了一方百姓。目前,太安鱼所形成的产业链使上千农民有了致富的路子,也给镇财政增加了收入,全镇3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城镇上的太安鱼产业。
与太安镇相邻不远的塘坝镇则是靠“一颗米”带动了城镇发展。
塘坝镇是有名的“粮仓”,塘坝米很有名,塘坝人搞粮食加工和贩销也有传统。在小城镇建设中,镇里围绕这一产业,建立专门的粮食加工企业区,建起粮食贩销专业市场,规划建设的街道,前面是商业门面,后面是库房。这一产业加快了塘坝镇的城镇建设,在近两年内,城区已达到了两平方公里,比原来扩大了两倍。数以千计的农民加入到粮食加工和贩销中来,镇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靠这一产业提供。
一座城镇托起一项产业
一项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一座城镇的建设。而一座城镇,也托起一项产业的发展。
两年前,文明乡还没有场镇,农民们赶场都是到邻近地区的场镇,乡政府是在一座院子里办公。在小集镇建设中,乡里利用在国道和潼南南干道交叉点上的区位,规划建商贸小集镇。如今,两条长500米的街道、邮电所、学校等修起来后,商贸产业也开始兴了起来,上百家商贸个体户进场,吸引了邻近地区的人流来,场镇也兴起了赶场,商贸业已成了这个乡的一项重要产业。
双江镇是潼南县的一个老集镇,虽有一定的规模,可没有主导产业的支撑,街道居民的就业很难。在加快城镇建设中,镇里利用在绵璧公路主干线上的优势,规划出工业小区和生活小区,吸引本镇原有分散的农机及配件企业集中到工业小区内来发展。
这个功能较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的工业小区,为农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不仅本镇的企业进来,就连市内外的一些企业也被吸引进来。现在,这个镇已落户37家企业,年产值已近两亿元,3800多从业人员集中到了城镇,成为川渝两地农机及配件生产加工的最大集散地。
两个结合催生出的速度
在潼南县的31个镇乡中,目前已有20个启动了小城镇建设,,。
这样快的小城镇建设速度,动力是两个结合。
小城镇建设与本地的生产力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太安镇的生产力布局是以养鱼和鱼加工为主,他们就与这一生产力布局紧密地结合,使产业和城镇建设实现了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双江镇的生产力布局是以农机及配件生产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他们把城镇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后,不但促进了产业的形成,也加快了城镇建设,目前,,在老场镇的基础上扩大了5倍。
小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和专业市场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了特色产业支撑城镇的格局。小渡镇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丝棉加工集散地,在城镇建设中,建起了两个专业市场,从而带动丝棉和蚕桑生产的发展。在潼南的多
产业兴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