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惨遭大行“践踏”
2007年初即暴露次贷风险的汇丰控股(),虽然2008年婉拒了英国政府的打救“好意”,但2009年1月中,又惨遭多家大行评级“践踏”。
下载论文网
大行报告信众甚多,汇丰股价一路向下。截至1月21日,在香港市场已连跌8天,缩水两成以上,跌穿60港元关口后还在不断创下10年以来的新低。在英国市场,该股更是盘中跌破了摩根士丹利给出的52港元的目标价,美国市场的存托凭证(ADR)逼近52港元。汇丰的市值数天内蒸发了2000亿港元。
其实,早在2008年12月16日,里昂证券的一份报告便让汇丰跌破了80港元的关口。报告称,汇丰在亚洲及英国同业的集资压力下,将巨额集资140亿美元,并将汇丰12个月的目标价从92港元下调至64港元,成为当时最悲观的看法。报告一出,汇丰股价一周内跌去一成多。
2009年1月中,摩根士丹利抛出了52港元的目标价,而高盛给出的目标价则只有49港元,还把汇丰列入“确信沽售名单”。近日,法兴证券又将目标价降至港元。惠誉也调低了汇丰的信贷评级展望,由稳定降至负面,而汇丰旗下的汇丰融资(HSBC Finance)的信贷评级更由C级降至D级。
大行异口同声地唱空汇丰,理由多是汇丰需要巨额集资,派息也可能要减少。摩根士丹利预计汇丰须集资最多300亿美元,并须削减一半股息。高盛的预测则更为惊人,预期今年汇丰将亏损亿美元,并将全年不派息。法兴则认为,汇丰今年可能以股代息,以维持派息政策但不减资本。
大行报告出台后,市场传闻鹊起。近期盛传汇丰将供股(同内地的配股),4股供1股,供股价低至44港元。还有消息说,汇丰将参与英国政府新一轮拯救银行的计划,获得政府入股。
过去两年抨击汇丰股价疲弱的英国维权金经理Eric K
night也发表声明,与大摩和高盛站在同一阵线,坚称汇丰的资本严重不足,而且继续恶化。他认为,汇丰应尽快填平美国次贷“黑洞”,尤其是应出售或重组最大“毒瘤”――汇丰融资,否则将不可避免地筹集额外资本。
针对这些不利评论和市场波动,一直沉默似金的汇丰日前发出声明,表示无意寻求英国政府注资,也“无预见任何情况需作此举”。该声明又称,汇丰一直是世界资本最雄厚的银
汇丰惨遭大行“践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