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55031《西方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第一专题
?(见教材第17-18页)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要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是:
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产品生产出来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要,不同数量的产品满足不同程度的需要。
第二,怎样生产?生产产品的方式方法很多,一个国家满足其社会成员需要的方式方法也很多,需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以力求达到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需要满足。
第三,为谁生产?有限的资源给谁使用,为满足谁的需要来使用,这里涉及到了产品的分配问题,以及决定产品分配的资源占有问题。
第四,谁做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谁有权来做决策,以什么方式做出决策,这对于选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见教材第26-27页)
经济人的假设包括以下内容:(1)经济人是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所具有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目标利益的最大化。(2)经济人是理性人。经济人的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面临选择,他能够做出准确地判断和精确的计算,从而能够有效地把握自己的行为,并对周围的事态,对其行为所受到的约束条件,作出正确地反应和应付。(3)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要作出选择和决策,需要掌握有关的信息。归纳起来,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教材40页)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教材39页)
(1)“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在一般情况下,当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
(2)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预期等等。
?(见教材第49-50页)
所谓的均衡价格,就是能够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保持平衡的价格,或者说,这种价格能够促使需求和供给趋向平衡,形成稳定的市场。其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图加以说明。(见教材50页图)
均衡价格是经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及价格的波动形成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价格过高的情况。价格过高,会刺激生产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但是却会减少消费者需求量,这样就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少于供给量,造成供过于求。供过于求会形成一种迫使市场价格下降的压力,进而促使生产者减少该商品的生产或供给,把供给规模降至均衡水平。
二是价格过低的情形。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过低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供给量则会减少,需求数量多于供给数量,造成供不应求。这样会形成提高价格的推力,抑制需求而刺激供给,使供求趋向于均衡点。
第二专题
?(有两种情况:连续消费一种商品时和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参见教材第76页
(1)连续消费一种商品时:MU=0
(2)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基数效用论认为,如果消费者购买N中商品,其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就是MU1/P1=MU2/P2=MU/P3=…=MUn/Pn=λ
这一均衡条件表示,消费者购买n中商品时,任何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也可以说,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无论购买任何一种商品,其边际效用都相等,即同等的购买力带来同等的满足程度,并且都等于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λ。
这个公式就是基数效用论所认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它试图表明的是,有着既定预算约束的消费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消费组合面前,应当怎样做出选择才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或者说消费者的选择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
?(借助两个工具分析:消费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见教材第86-87页)
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其切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就是满足效用最大化要求的商品组合。因为切点是在预算约束线上,在消费者预算约束允许的范围内,切点又是预算约束线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种商品消费组合。因此,切点代表了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用水平。
按照序数效用理论的分析,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满足点。该切点所满足的条件,即边际替代率=价格比率(MRS=Px/Py),就是消费者均衡条件,也就是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参见教材第114-116页)
答案要点:
(1)分析这一问题需要借助两个工具: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
(2)生产者做出选择时有两个判断原则:一是产量既定成本最小,二是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3)借助图形分析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确定问题需要把握好
西方经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