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书法和篆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三总复习篆刻、书法、民间美术教学案
课时:1课时教师:李斌上课时间:11月10日——16日备课:11月3——9日
课标要求:
篆刻书法部分: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
和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民间美术部分: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学习目标:通过复习1、了解我国书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2、掌握以上书体的特征。3、明确篆刻的含义、历史以及工具材料。4、了解民间美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教学重点:篆刻、书法的定义、发展和分类。
教学方法:篆刻书法部分注重学生的形象理解与记忆。民间美术结合检测题复习掌握。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复习的效果。本部分教学采取学生结合学案进行形象记忆与知识落实的教学方法进行。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并在笔记本上总结。
学情分析:篆刻、书法知识在此前的课程中已经穿插学习过,但学生掌握的并不扎实,此次复习要做到扎实有效。民间美术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要牢固很多,主要以检测复习为主。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由一幅中国画作品导入:教师展示中国画作品。通过学生回答中国画的四大构成要素,拓展到诗文的书写离不开书法,印章离不开篆刻。(拿一幅装裱好的中国画作品展示一下,给学生视觉冲击,创设良好的情景,提高效果。)再用刻好的印章引起大家兴趣,轮流传着看。
本节课共同复习这些知识。首先请学生回忆他们所了解的篆刻知识。(大约2分钟)
学生回忆:朱文白文闲章名章
教师请学生具体分析一下自己对朱文、白文、闲章、名章的理解。
二、具体知识梳理:
需要学生回忆篆刻的定义。
篆刻是指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印章最初作用是权力身份象征,接着成为身份证明及取信功能。
让学生思考印章按性质分类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落实以下知识:按性质分官印、私印、闲章、肖形印等。并结合学案具体鉴赏。学案图片展示如下:(大约4分钟)

官印肖像印私印闲章
同学们知道的朱文、白文的称呼,那么这种分法是按什么分类?学生并不了解。这里教师首先设问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最后总结出:按印面形式分,师生结合图片鉴赏。并总结出朱文、白文的特点。
(指出印章分朱文、白文分类的属性,使学生认识上更清晰。)
白文印(阴文印) 文字凹陷下去的
朱文印(阳文印) 文字凸起的。
(大约4分钟)
3、学生知道印章的材质,此处简单一提
金、银、铜等(铸印);象牙、石、玉、木等(凿印)
宋元以前铜质居多,宋元以后篆刻都用石刻。
4关于印章印章名称的演变请学生互相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后最后定位在以下知识点:
(1)玺:早期印章统称玺,秦始皇规定“玺”是天子专用。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是哪种文字。
(2)印:秦汉时期官方印章通称“印”
(3)章: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军印,将军章又称急就章。
(4)印章:汉武帝时期开始
(5)印信:汉魏的大量私印中称为“印信”
5、教师拿出刻刀简单展示篆刻的运刀方法。这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理解。简单的刀法如下:(让学生进行实践体会)用一块石头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
冲刀:侧锋用刀原则
切刀

书法和篆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5.68 MB
  • 时间2018-11-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