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
项目提出的背景…………………………………………
项目建设必要性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项目区概况

第四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市场分析
产品方案设计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
示范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
技术评价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实施的分年度计划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
金筹措
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
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项目效益分析评价
项目示范推广目标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投资评价
、生态效益分析

第九章
农业产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技术培训计划
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存在问题和建议
附表11: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及清偿能力分析表
附件
附件1:项目选用主体技术的鉴定、审定等相关证明材料
附件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第一章概论
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执行单位及负责人
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试验场
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面对入世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机遇
和挑战,充分发挥吉林省资源优势和吉林农业大学科技、人才优势,
利用选育的优良品种、组培脱毒育苗、丰产配套栽培和果实超低氧贮藏、加工等核心技术建立大果鲜食和加工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通过鲜果和加工产品销售培育市场并建立产业化生产模式,形成我国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果品产业。通过采后处理和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建立主导产业。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带领农民共同富裕。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示范区建设4个示范基地,占地180亩,技术辐射8个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000户,总体规模达到3000亩。
蓝莓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
到2006年,160亩示范基地每年生产鲜果100吨、加工果60吨,实现产值320万元。通过与企业联合,示范推广3000亩,。带动农户1000户
鲜果超低氧气调贮藏示范基地
到2006年,示范区达到100吨鲜果贮藏能力,增值1倍,推广区内,建设5个1000吨气调库,使示范区内1/3的鲜果可以气调保鲜贮藏,延长鲜果的市场供应期,同时实现产品增值一倍的目标。
果实加工示范基地
示范区内,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果酒、花色苷提取加工基地,加工推广区内的果实产品并通过市场运作培育成龙头企业。
蓝莓良种繁育基地
到2006年,生产优质苗木15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并在示范区内通过技术培训,建立苗木繁育中心,达到年生产200万株的生产能力。
项目主要经济评价指标
示范区建成后,年产值 1070 万元,实现利润 767 万元,税收 万元,投资利润达到%,税后收益率达到%,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
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示范区实施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核心技术的示范,强化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创收技能,促进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各个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并逐渐实现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促进农村繁荣、安定,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通过建设,示范区的林草覆盖度达到90%以上,增加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使示范区农业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第二章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生产亦不可避免地进入国际大循环。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技术含量低,生产资料成本过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加入WTO后传统的农业生产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将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发挥我国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尽快实现农业产品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bdoc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