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瓜岛战役:
经过:1942,8美军率先反攻,夺占瓜岛
结果:日军失败,被迫从瓜岛撤退
意义: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2).马里亚纳战役; 菲律宾战役
时间:1945年初
结果:日本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1)北非战事结束:
1942年美英联军“火炬”两栖登陆,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
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顺利结束
(2)意大利投降:
1943,7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意大利政变,新政府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1)库尔斯克战役:
时间:1943,7
结果: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2)苏军的十次打击:
苏军基本收复国土,并进入东南欧追击德寇
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
1943年各个战场反法西斯战争都取得了胜利;盟国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2、开罗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参加国:中、美、英。
会议内容: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承认。
中国战场的贡献
1、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2、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和相当一部分空军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其他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3、有力地支援了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4、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民族牺牲最大。
正因如此,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参加过南京受降仪式的王楚英老人说,日本投降时在华兵力约128万人,仅这一数字,就超过太平洋东南亚各战场上日军的总和。“日军曾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可仅在上海我们就与他们血战了三个月。在武汉会战的4个半月里,我们又让日军付出了十余万人死伤的代价。”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开罗会议
3、德黑兰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参加国:苏、美、英
目的:为了加速战争进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内容: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
德黑兰会议
二战的结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