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精卫的古典诗词造诣.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上刚刚拿到一本托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双照楼诗词稿》,汪精卫的诗词选。余英时和叶嘉莹先生作的序。我们这些在教科书中长大成人的一代人,往往内心无论如何都会认同毛泽东是那个时代中最伟大的诗词作者,他的诗词的气概和想象力,的确让同时代许多以文谋生的人都难望项背。但是当我细读汪精卫的这本作品的时候,却深感他实在是一个根本不亚于毛泽东的诗词作者。在古诗词的造诣上,尤其在用词和音律上,汪精卫甚至比毛泽东更加守礼、严谨。因人废言在我们国族的历史上实在不是一件什么稀罕事。汪精卫这个中国历史上几乎最大的汉奸,如果不是因为能够看见这本《双照楼诗词稿》,恐怕我今生都难以体会到原来他是如此高明的一位古诗词作家——甚至能够超越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家。当然,我知道另外一个著名汉奸,胡兰成,他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与领悟、热爱,恐怕有着许多推崇、保守中国文化的名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余英时先生在他所做的序中,试图探讨的,乃是汪精卫的诗词造诣,以及他在精神层面的痛楚,对于中华民族心灵的完整和宽宏,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而摒弃独断而暴力的因人废言的国族习惯,又是中华民族现代化成长的一种必须。余先生在这篇序言中,详细考察了汪精卫叛国的动机乃是处于战则中国必亡的预设之上,但是投敌之后却心里极度愁苦,对于自己和自己行为的痛恨无以复加,虽然个人的动机的确具有明确的作用,但是对于蒋介石的反叛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都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得以详细地研究汪精卫的诗词,并且从中体会汪本人在整个政局中行动与行为的真实意图,那么,我们对于这个人,对于那个时代,就能够有更加准确的把握,也就更能够得出那个时代历史的真实面相。一个足够现代与宽容的国家,能够允许即便是在历史上犯有重大罪行的人得以呈现他的言行。也惟有这样,这个国家的心灵健康才能够得以良好的建设。用暴力与消灭的方式取消掉那些我们认为恶者的言论,也就是取消掉了我们民族历史的完整性。许多人都非常熟悉汪精卫在早年反清被捕时的两句名言,“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两句的确极有气派,不过我更喜欢的是整首诗《被逮口占》的意境: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全本《双照楼》中,这种水平的诗词俯拾遍是。而余先生亦非常推崇汪晚年的一首词,1943年的《朝中措》(包括题记):重九日登北极阁,读元遗山词至‘故国江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悲不绝于心,亦作一首。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阑干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余先生写道:“这时他出任所谓’已三四年,而词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和情感竟和亡国诗人元遗山如出一辙。……汪的诗词基本上可以用‘诗言志’或‘言为心声’来加以概括,其中所呈现的愁苦决不可能是为了‘求诗好’而伪装或夸张出来的。”我也同意余先生的判断,无论汪精卫的诗词多么精彩或者他所表现出来的心绪多么愁苦,或者他叛国的动机多么高尚,都无法消除他叛国行为的罪恶。但如果因为汪精卫所作出了叛国的罪恶,而根本取消了他的诗词的存在,也是一种并不轻淡的罪恶。汪精卫因着他无可争辩的叛国,而被长期取消了作品存在的权利。另外一些人,在历史的种种境

汪精卫的古典诗词造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