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荀子》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绵密,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本文是节选原文前四节。
劝学
学习
劝勉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跂而望矣
君子生非异也
故不积跬步
騏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zhòngróu
yòu pù
zhì
qì
xìng
kuǐ
qí jì
Nú
qiè lòu
xiè áo
shàn
字音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提出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劝学上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