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受挫后患多
最近的新研究发现:孩子如果在童年时期遭受到了侮辱或暴力,则很有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造成一系列的惊人后果——
近年来,社会上的虐待儿童事件频繁发生,虐待手法越来越变态,也越来越残忍。最近一名幼儿园女教师就用几乎变态的方式虐待了一名孩子:她用两手扯着孩子的双耳向上提,一直提到孩子的双脚离地数十厘米,孩子失声痛哭,而她却在开怀大笑。而且这名教师过去也曾多次虐待儿童——用胶条封孩子的嘴,把孩子丢进垃圾桶,让孩子下跪等等。殊不知,这些骇人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伤痛。
不愿合作、报复心强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卡洛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问题,对244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设想你和你的同伙因为犯了事一起被送到警察局,同时被隔离审查,但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何种反应。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合作),因为证据不足,只会暂时拘留一个月就将你们释放。如果一人坦白并作证指证对方,那么坦白者将获得自由,抵赖者则独自在监狱待两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并互相检举(背叛),那么每人都将被判处一年刑期。
博弈是多次进行的,只不过这些人是在电脑上完成博弈任务的。虽然被告知搭档是一起被招募过来的人,但事实上搭档是事先设计好的虚拟电脑程序。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可以根据同伙前一回合的行为,采取不同的策略,或者继续
“合作”,或者“惩罚”前一回合对方的不合作行为。同时,研究人员会根据他们在任务中的得分情况(获刑时间最少)来给予相应的报酬。
在这些人完成任务之后,要求他们填写一份有关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的问卷,其中包含了社会经济状况,是否遭受过暴力或侮辱,周围的人是否有过严重的犯罪行为,以及是否有自己恪守的荣誉准则等问题。
结果显示,女性的成长环境与她们在任务中的得分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曾遭受过暴力或侮辱的男性,他们更可能会在博弈过程中过早地出现背叛行为,并且还会对别人的背叛进行报复。研究人员还发现,他们每多得一分,%,而且在搭档背叛后他们选择“合作”%。
麦卡洛认为,童年的不幸遭遇会直接导致这些人为了短期收益而选择冒险,同时还伴随着一种利用和报复他人的倾向。实际上,这种冒险的行为决策与“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心态极为相似。因为对于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如果发现了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的行为方式。这也说明了,一些童年时受过虐待的孩子,在青少年期甚至成人后,都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
增加癌症等疾病风险
社会上的虐待儿童事件是令人发指的,而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环境也同样令人担忧。长期以来,棍棒
儿时受挫后患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