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编号: 253
学习中心名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辛辣的讽刺和绝妙的幽默——论《围城》的语言艺术
学生吴姗姗
学号 11**********
专业汉语言文学
层次专升本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康市第一小学
邮政编码 341400
指导教师刘宇清
辛辣的讽刺和绝妙的幽默——论《围城》的语言艺术
摘要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造化浑然天成,令中外读者叹为观止。其语言深得“文字游戏三昧”,而又绝非词浮意浅的游戏文字。那幽默的语句,叫人忍俊不禁;那讽刺的语句,令人拍案叫绝;而那揭示人生哲理的语句又令人深思。本人认为,其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文字的机趣与严肃内容的相融合;能轻车熟驾地运典隶事;设喻取象的精彩绝伦。用这样的天才语言表达着深遂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不朽的《围城》。本文认为,新世纪新时期的读者,理应从多个角度解读《围城》,即为一己之见增加些含量,亦可为他人做些提供片言只语之能事,还可显示对钱先生的倍加尊敬,学来些他的精华也说不定。本文计划从《围城》的语言艺术角度出发,浅析《围城》在语言艺术上的诸多特点,在这个纷纭的选题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语言艺术,讽刺,比喻,心理刻画
机智幽默的讽刺
钱钟书创作《围城》的基调是讽刺,它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小说的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被评论家认为是“无一人,无一景,无一处,无一句不带讽,人人讽人,人人被讽,句句是讽,讽外有讽。”语言机智幽默,妙趣横生。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他敏锐的观察力。
首先,《围城》那极活泼生动,运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显示了作家高超的讽刺才能。他的语言不象是知识爆发户,买弄自己的学问,虽然嘲讽,并无心机。准确的落脚点,透视着小说中人物的劣根性。如在第一章的结尾,船上的伙计阿刘,在看清方鸿渐和鲍小姐的感情纠葛,从一开始情密无间,到后来翻脸不认人,从中谋取了很大的利益,在下船的一瞬间,“看到方鸿渐跟在苏小姐后面,手傍着她腰走下扶梯,不禁又诧异,又敬佩,又瞧不起,无法表示这种复杂的情绪,便“啐”的一声向痰盂里射出一口浓浓吐沫。”作者并没有描述阿刘是怎样的情绪,却只用“啐”一个字表达了他心中所有的愤怒、不平、贪婪和嘲讽。语言用的恰倒好处,不点破,也给人留下深深的感触。这时讽刺和“啐”出的吐沫想伴出现,从一个通晓底细的阿刘眼中,来讽刺方鸿渐的风流,与世世的不平。
又如小说的最后,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祖传老钟。挂在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家中,看着他们是怎么样的不和,看清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劣根性,最终目送他们的分离。老钟已不在是老钟,比生活慢了一个节拍,变成了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了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语言不是那么的具有冲击力和杀伤力,但却发人深省,要人细细的体会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奥。从中感悟讽刺的可笑与语言的幽雅、平缓。
其次,钱钟书常以锋刃的修辞语言高超地刻画出一幅幅神情毕肖的漫画形象,使人未见其行藏,便已看出人物的性格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对寡妇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厌恶至极。可以说,在《围城》里的“芸芸众生”中,几乎每个人物出场时作者都对其进行了一番讽刺性描绘。常常采用既含蓄而又挖苦的漫画式笔法,令其形神毕露。例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自称是一位研究生物的老科学家,人们却看不到他的科学家风范。其实是一位心术不正,好色贪杯玩弄权术的学界官僚,他本身就是那所黑暗腐败的大学的化身。在法国取得文学博士头衔的苏文纨号称“才貌双全”的“女诗人”,但她的“得意之作”竟是抄袭的一首德国民歌。还有,韩学愈从美国的爱尔兰骗子那里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骗取了大学教授的头衔,还让他的白俄妻子冒充美国国籍,以便到英文系任英语教授。为了灭迹消踪,杜绝后患,他勾结陆子潇,教唆学生蓄意搞垮方鸿渐,勾勒出了一个厚颜无耻、奸险残毒之徒。像这样的例子,在《围城》中随处可见。
小说《围城》在运用讽刺上,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就连开往三闾大学的那辆破汽车,也写得妙趣横生: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撒依卖老,修炼成桀骜不驯,怪僻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驭了解。它开动之际,先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
最后,作者除了对这些人物和戏剧性情节活动进行表面讽刺外,其讽刺还具有社会
辛辣的讽刺和绝妙的幽默——论《围城》的语言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