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库文档分享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基本方针
“32字”方针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库文档分享
基本方针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进一步制定出我国环境管理的大政方针:
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制定出我国环保事业的战略方针;
确定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库文档分享
基本方针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库文档分享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01年修正)表一
库文档分享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污染者付费”政策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库文档分享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行业环境管理政策
限制和禁止发展的行业政策
库文档分享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法律责任
违反环境法和国家行政法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务的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承担责任者既可能是企事业单位及其领导人员、直接责任人员,也可能是其他公民个人;既可能是中国的自然人、法人,也可能是外国的自然人、法人。
库文档分享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法律责任
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因破坏环境资源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过失责任原则;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
库文档分享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法律责任
行为人因违反环境法,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构成犯罪时,应当依法承担的以刑罚为处罚方式的法律后果。
构成环境犯罪是承担环境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
库文档分享
环境规划与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