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到底强在哪里?
苏-35要来了!随着近日中俄两国签署重大军售框架协议,购买苏一35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对于这款俄罗斯号称拥有“4++”能力的战斗机,它的实际能力到底如何?同苏-27相比有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系王正平教授,请他对苏-35的性能做一个全方位的剖析!苏-35型号辨析
记者(以下简称记):提到苏35,很多人都会搞混淆,老苏-35、新苏-35,苏-35BM,苏-35S,苏-37,他们相互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王正平教授(以下简称王):苏-27是一款非常好的平台,无论是高机动性的气动设计、航程和武器挂载能力都非常突出,可以说是苏联航空工业的一个里程碑。苏27研制的初衷是作为一款体现空中优势的战斗机,后来苏联人一看,这么优秀的战斗机就别浪费了,就干脆在它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型号,比方说海军型的苏-33,战斗轰炸型的苏-34,就是所谓的“一机多型”,这也是很多国家研制三代机都采用的路数。与此同时,俄罗斯队苏-27本身的能力的提升也一直没有停止,比如说,改进航电系统、雷达火控系统、更换发动机等等,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今天的苏-35。
这一系列飞机的叫法确实是比较混杂,很容易混淆。据我了解,最早的所谓“老苏-35”呢,应该叫苏-27M更合适一些,它是在苏-27的基础上安装了鸭翼,同时加装了一些新的机载设备,这款飞机更像是一款技术验证机,跟今天的苏35区别很大。苏-27M在上世界80年代末就进行了首飞,生产了几架原型机,但后面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走下来吧!
在苏-27M的基础上,俄罗斯还改装过一架带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技术验证机,就是所谓的苏-37,这款飞机呢,在九几年的范堡罗航展上表演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超机动动作展示,展现出了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的巨大威力,很多人因此印象很深刻,但它也只是一架技术验证机,也没能发展成型号。
新的苏-35是在苏-27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老苏35在外形上很好判断,从三翼面布局又回到了原来的常规布局。同苏-27相比在外形上区分不大,但实际上差别非常大,它已经不仅仅是苏-27的改进型了,完全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款新型战斗机,同苏-27相比可以说有了“脱胎换骨”的发展。至于叫法上,新苏-35、苏-35BM、苏-35S都是一回事。
“脱胎换骨”的新能力
记:您刚才讲,苏-35相对于苏-27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该方面?
王:它的变化最核心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系统的集成性大大增强,它采用俄罗斯最新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飞控系统、武器系统,这些能力方面同苏-27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为现代空战仰仗的主要是雷达火控能力和先进的武器,它的能力远比苏-27要强得多。同时,与之配套的武器挂载能力增强了,可以携带各种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攻击和海上反舰等多种作战任务,在多功能能力上自然增强了。如果说苏-27是一款纯粹空优战斗机的话,苏-35就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另一方面就是动力的增强,站在飞机设计的角度来看,飞机动力的增加必然会带来能力的增加。随着动力的增加,飞机的外形和设计参数,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放大,动力多多少,整个飞机尺寸就多多少。一般来说跟着飞机机翼面积走,就是动力增加多少,对应的机翼面积增加多少,机翼面积增加,那么承载的能力就增强了,机动性什么的就跟着上去。内部空间也会增加,这样,燃油挂载的能力也就相应增加了。据资料显示,,比苏-,同时苏-35将其载油潜力挖掘到极致,垂尾内也安装了油箱,,增加了20%。苏-35战斗机的发动机还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这对提高它大迎角下机动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从气动布局来说的话,苏-27是典型的超音速高机动战斗机,已经到三代机中达顶尖的程度了,如果对它的性能没有质的要求的话,肯定就会选择原有的布局形式。苏-35的出发点就是使它的功能更多,能力更强,这一点上,苏-35的发展跟T-50实质上是拉开档次的,它对于苏-27而言是在能力上增强,而T-50作为四代机,对三代机苏-27而言是在优势上增强。
从三翼面回到常规布局
记:老苏35采用了三翼面布局,而新苏35为什么又走回到常规式布局?
王:刚才我说过,苏-27系列气动设计的核心还正常式布局,而老苏-35更像是一款验证机,验证三翼面布局。苏-27是典型的三代机,设计上采用大边条和翼身融合,在低速大迎角下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而老苏35增加一个前翼,从设计最优来讲,增加前翼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低速大迎角下的拥有更强的机动能力和操稳能力,但突出的缺点是阻力和重量自然也会增大,会对飞机的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带来不
苏—35到底强在哪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