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中职好学生“四法”
在国家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又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量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涌进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不够浓,对他们只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技之长,才能真正把中职学校办成社会需要、学生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的学校。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一道“大餐”。中职思想政治课是这道“大餐”中色、香、味俱全的特色菜。如何做好它,要从评价“中职好学生”着手,找到恰当的配方。评价中职学生教育成果有很多种标准和方法,除了学好基本的文化基础和理论课程,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外,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至关重要。结合我校的教育理念“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职学生,做到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平等互谅法
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互谅的关系,决不能用成人标准要求学生,把成长中的中职学生塑造成固定模式。素质教育强调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互通有无的关系。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待人接物误区种种,“唯我独尊”屡见不鲜,性格偏激,心理缺陷多,易动怒,难接触。如果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正视,不能接纳,粗暴干涉,哪来的平等互谅?对待朋友要宽容,对待中职学生更有宽容。只有宽容才能平等、才能互谅,才能感悟到中职学生的
“好”,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二、师生互补法
现代信息网的形成,学生的接触面很广,懂得的东西很多。教师如果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教师必须抛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陈旧观念,勇敢地敞开心扉,及时充电,像孔子那样“博与诗书,察与礼乐,祥与万物”。中职学生很多都对计算机感兴趣,接触大千世界的东西很快,虚心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个性特长中吸取养分,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又提高了自己。把个性特长作为评价“好学生”的标准,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融洽的关系。
三、轻利重义法
面对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推进时期,许多评价手段还很不完善,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和家长心目中,还存在以“优分数”“及格率”论“英雄”;家长只认分数,只认名次,常常责怪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师只教学生技能,天天说教,考试不看分数,是“不务正业,误人子弟”。探索评价新标准肯定会付出“利”的代价。但是,没有这一代价,就不会有创新,就不能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改革是阵痛的,阵痛之后才会有“新生”。中职学生就像一只小小鸟,如果人为地给她的翅膀缀上黄金,“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如再用“背得多”“考高分”“好学生”那一“陈规陋习”来评判教育的优劣,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多层次、复合式、竞争型人才吗?能判定这样的学生就是我们要求的“好学生”吗?现实已经给予了无可辩驳的答案。
四、展示才华法
素质教育,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
评价中职好学生“四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