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为什么要磕头?那磕头的意义是什么?】------ 放下身心,身体拜下去,要象大山崩塌一样。什么山?“我执”之山,傲慢之山。振动气脉,打开脉结。全身筋脉伸缩是要打通如来解脱诸烦恼的脉结。否则,不知道自己的错误,不知道娑婆世界的苦,不想离苦得乐,纵然佛天天在你面前,也奈何不了你。
紫檀(736202786) 2012/9/27 21:25:20
龙潭崇信禅师,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怜他穷苦,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可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天皇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不服气的抗辩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笑道:“一个你还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便决心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自信的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崇信剃度后在龙潭结庵居住,世称龙潭崇信禅师。
紫檀(736202786) 2012/9/27 21:44:08
做人如何养气? 气欲柔旋,不欲刚硬
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的,死了才变得坚硬;人活着的时候,身躯是柔软的,死了就坚硬了。所以柔乃是生气,硬是死气。做人,就要多温柔,少抵触顶撞他人,少与他人争执, 少强硬的态度,把好斗好诤降下来,这可以使我们生气充沛,寿命延长。老子说: 善者不辩,辨者不善。好辩论口舌斗诤的,不是善者。
气欲暖,不欲寒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春天是万物回生的时节呢? 因为春天气暖回阳,所以暖是代表生机的。之于我们做人,心地就要暖,冷冰冰的心肠,没有温暖的心,这是没有生气的。对于人来说,死了才是冷的, 所以冷就是生气不足,这个人的福禄寿都有问题。
气欲有情, 不欲无情
在风水上, 一条直直的水流, 叫做无情水, 属于破格。一条弯弯曲曲, 回旋曲绕的河流叫做有情水, 这才是藏风聚气的善象。之与我们做人, 就是为人处事, 注意婉转的表达方式, 这样能使气流回旋盘绕, 这就叫有情。命格要无破, 先学会婉转的做人表达, 说话, 做事, 顾及一下他人的立场和感情, 尤其是说话。说话是最容易增长福德, 也是最容易削禄削福的。你说话割伤其他人, 就是破自己的命格。
气欲通, 不欲滞
医书上说: 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这也是说做人要圆融, 对待周围的人, 多多通融, 理解, 不生别扭, 不故意为难, 不认死理。我们不这样阻碍他人, 他人也就不会阻碍我们, 让我们"不通则痛"。常常帮助他人达成心愿, 帮助他人通达, 比如上班, 如果有能力有机会就要帮助同事做好,
帮助上司分忧分责任, 帮助他们顺利通达; 比如在路上少扔垃圾, 帮助清洁工减少工作量, 维护他的劳动成果; 比如十字路口遵守交通规则, 让车辆和行人都多一些方便....这些都是非常细微的实际养气。我们能这样尽量成全他人的通达方便, 不有意无意阻碍他人, 气就会畅流无阻,
拜佛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