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4届高考化学考点直击特训:化学实验.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4高考化学考点直击特训: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
1.(2010·赣江模拟)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将固体NaOH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
,冷却到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
,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解析:固体NaOH必须放在小烧杯中称量,不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只能重新再配;定容摇匀后发现液体体积低于刻度线,是因为有部分溶液粘在了瓶壁上,一段时间后就会重新回到刻度线上,不用补加水.
答案:B
:①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混合液;②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③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沙子的混合物;④用分液法分离己烷和水的混合物;⑤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⑥( )
①不正确 B.②④⑥不正确
③⑤⑥正确
解析:①中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葡萄糖是溶液,故可以用渗析法分离;②中油脂皂化反应后的产物是肥皂和甘油,肥皂液是胶体,故可用盐析法来分离;③中碘易升华,故可以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沙子的混合物;④中己烷与水互不相溶,且己烷密度比水小,分层,故可以用分液法分离;⑤中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可以用结晶法分离;⑥利用酒精与苯酚的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法来分离.
答案:D
( )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装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解析: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FeCl3溶液可与Fe发生反应,不可加铁屑;常温下银能与稀硝酸反应,可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液溴腐蚀橡胶塞.
答案:C
4.(2010·青州模拟)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①可用于乙醇与乙酸的分离
②可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少量的乙烯
④可用于证明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解析:装置①中乙酸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A错;装置②中导气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会引起倒吸,B错;装置④应该在两装置间添加除乙醇装置,D错.
答案:C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碘可溶于酒精,分液无法分离开二者;实验室制氨气应选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来制得;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答案:D
6.(2010·抚顺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产生沉淀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B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C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D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解析: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答案:C
(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1000 mL溶解,振荡摇匀
C
稀释浓硫酸
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不断散失
D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解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必须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再切,且烧杯中水不能装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要先在烧杯中溶解,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到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稀释浓硫酸.
答案:D
( )
,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2014届高考化学考点直击特训:化学实验.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