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地理I(必修)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2、圈层的划分: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较快
较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33
2900
速度{千米/秒)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幔
莫霍面
古登堡面
软流层
上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幔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试比较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
说出软流层的位置
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活动
想一想: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思考、探究: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改进钻探技术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厚度:
2、水圈
组成:
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分类(按位置和状态):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3、生物圈
分布范围:
2000~3000千米。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组成: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层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B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
大气圈
A
C
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