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强烈的亡国之痛。
教学重点及难点:
赏读曲词,分析抒情的表现手法是重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六四零年前后的秦淮河畔,杨柳依依,楼台隐隐,湿润的空气中飘荡着酒香和乐声。在这江南繁华之地,一些风尘女子经常和江南士林中的精英人物们举行集会,或饮酒赋诗,或寻幽探胜,或品茗赏花。赋诗联句中,这些女子往往不逊于那些男人,她们漂亮、聪明、活泼、诗、书、画各有所长,她们对人情世态有阅历,为人处事有主见,有胆魄,能自立,她们中的很多人都很大气,虽然身陷风尘,但是她们活得甚至比普通人更有尊严。她们善于生活,绝不放弃能够得到的幸福。
传奇剧本《桃花扇》便塑造了这样一位令我们自豪的女性——李香君
二、助读(略)
教师通过简单介绍孔尚任及其《桃花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三、自读
1、提示生字,学生结合课文注解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语言风格,体味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教师巡视,随时和学生交流。
刍(chú)牧蒿(hāo)莱秣(mò)陵长楸(qiú) 阿监(jiàn) 丹墀(chí) 饿莩(piǎo) 哰哰(liáo liáo)
四、朗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宾白
3、教师范读曲词正音
(1)从【北新水令】到【太平令】六支曲子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试用简练的语言(限7字以内)把这五支曲子的主要内容分别概括成一幅画。(对基础较薄的学生只要求圈点出具有表现力的景物)
郊外废垒空壕夕阳道
孝陵鸽翎满堂羊群跑
故宫雀舞丹墀伴饿莩
秦淮破纸坏槛无笙萧
板桥秋水长天空溪桥
旧院枯井颓巢砖台草
(2)作者在“宾白”部分又是怎么描写的? (速读)
宾白曲词
江南孝陵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驻马听]
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沉醉东风]
秦淮竟没一个人影[折桂令]
长桥已无片板[沽美酒]
旧院剩了一堆瓦砾[太平令]
五、赏读
4、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些景物是以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一路写来,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灭亡后,曾是六朝金粉、华艳热闹的南京城的衰败、凄凉、残破、冷落的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表达了强烈的亡国之痛。
5、你是怎样体会到人物心情的?“宾白”部分哪句直接描写人物心情?曲词中哪些语句直接点明了全篇主旨?
明确:哀恸死俺也[离亭宴带歇拍煞] 直抒胸臆: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6、齐读最后一支曲子,思考:【离亭宴带歇拍煞】是画龙点晴之笔。这支曲子与前六支曲子在抒情方式上有何区别?
前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铺叙描述,层层蓄势,最后则水到渠成,猛然迸发,动人心魄。前六支曲子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末一支曲子则直抒胸臆。(完成板书并总结抒情方法。)
六、拓展
7、改写:以“苏昆生游秦淮”为线索,将[折桂令]、[沽
《桃花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