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书笔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书笔记】
她、他之辨
前段时日读书,看到一文章谈及现代汉语“她”字出现的意义,不禁对“他”“她”二字产生了兴趣。上网查了一下资料进行补充。五四之前,“他”字通指,女性用“伊”代替。后来刘半农写了一首诗《叫我如何不想她》,首次创造了“她”,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抄录如下: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目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漫漫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后来,语言学家赵元任将这首诗谱成乐曲,至今还激励着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情怀。关于《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曲,还有一段趣闻。一天,刘半农到赵元任家小坐饮茶,适逢不少青年学生也在赵家小聚。在场的学生见到刘半农,简直难以相信眼前这个矮身躯、方头颅、憨态可掬的土老头子,竟然会是创作出美妙歌词的作者!待刘半农离去后,青年学生们写下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在早年的白话文中,用“他”作第三人称代词,通用于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1919年前后,有些文学作品用“伊”专指女性。鉴于这种混乱,刘半农创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而用“它”代称事物。开始时虽遭到一些守旧者的攻击,但很快流传开来,广泛使用。这在当时的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鲁迅在回忆刘半农时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10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20岁左右的青年人,大约很少有人知道30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
刘半农1924年到法国留学,专攻语言学,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192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34年在北京病逝后,葬于香山碧云寺东侧风景秀丽的玉皇顶。
上述是中国国学网查到的资料。
另外在中述:
“1920年6月6日,已到国外留学的刘半农,在读了国内关于此事的争论文章后,不由得对此事深思熟虑了一番,并写出了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发表于同年8月9日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栏。该文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他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

【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