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使同学们理解用“表格——枚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和算法;
2通过对“表格——枚举法”的分析、理解,进一步对这种方法进行优化,得出三种计算方法;
“表格——枚举法”的优化,得出最简便的一类方法:假设法(置换法);
,对学生进行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的教育;同时在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敢于思考、乐于表达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表格法归纳总结出表格法与假设法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预期:
全部学生理解并能运用逐一列举法进行计算;80%的学生计算时能选用更简便的跳跃法、折半法进行计算;50%的学生能选用假设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
PP电子文稿、小黑板、已印刷了表格的纸
五、教学过程:
。
1500年前我国大数学家孙子在《孙子算经》中有专著,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对日本、印度有所影响。
。
12只鸡有多少只腿?12只兔有多少只腿?
如果把鸡兔混合,总只数也是12只的话,猜测腿应该在什么范围之内?
假设有同学猜腿有37条,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鸡兔是残疾人。笑)
。
老师已知一组数据,请看:“雏兔同笼,上有12头,下有32足,问雏兔各几何?”
解释题目意义,展现古文魅力。
明确研究目标,推荐、介绍表格。
,填写表格。
明确填写的要点和步骤。老师示范三行。
,自己进行演算。
师巡视,指出个别错误,表扬思考有创造性的同学。
。
第一次请利用逐一列表法解答出答案的学生;
鼓励有不同想法的汇报。要求:计算步骤更简洁。
启发、鼓励,找出跳跃列举法。
和逐一列举法对比,思路的差异。
再次鼓励启发,计算步骤简化的方法。
找出折半法。
三种计算思路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思路不同,导致算法不同的理解。
再次拓展,除了表格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找出假设法。
(引发冲突)
老师讲解,用小黑板讲解、对比出表格法和假设法之间的练习。
。
出示PP:“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学生独立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老师巡视、订正答案。
鼓励用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若能出现假设法的两种思路更好)
。
请男生、女生各一人,说说合作编写的题目。老师摘录条件写在黑板上。
交换解答。男生做女生编写的题目,女生做男生编写的题目。
。
鸡兔同笼问题不仅仅只应用在鸡和兔身上,应用范围非常广,请看这题,对比和刚才的鸡兔同笼题目的联系。
独立完成作业。
。
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哇部夕榷槽
鸡兔同笼5.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