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研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50 mg,每日1次,连用4周;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 mg,每日1次, mg,每日1次,连用4周。每周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尿酸各1次,观察期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UA)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而治疗组SBP、DBP治疗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U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结论应用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氯沙坦钾;氨氯地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0-0057-02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将增加冠心病发生的机会。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应用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3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继发性、恶性、急进性高血压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药物过敏史及妊娠、哺乳期妇女。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5~72岁,平均(±)岁;其中1级10例、2级22例、3级高血压28例。将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性别、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50 mg,每日1次,连用4周;治疗组患者给予氯沙坦50 mg,每日1次, mg,每日1次,连用4周。每周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尿酸各1次,观察期4周。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UA)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而治疗组SBP、DB

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