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出师表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出师表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
整体把握




《出师表》是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出师伐魏,进夺中原,临出发时,向蜀后主刘禅上的一封表。文章情辞恳切,字字句句都发自肺腑,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亲贤远佞”是表的中心内容,而诸葛亮上表后主的主旨就在于“恢弘士气”“兴复汉室”。文中论述的“亲贤臣,远小人”也只是为此目的而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不是主旨所在。诸葛亮《出师表》以“恢弘士气”“兴复汉室”为主题,表现了诸葛亮忠于蜀汉,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国,鞠躬尽瘁的高度责任感。《出师表》的这一主题,是积极的,是有利于促进历史的发展的。至于作者在具体论述中提出的开张圣听、明察善断,法度一致、赏罚公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亲贤远佞等观点,不仅在当时对于实现作者上表的立言要旨有着重大关系,就是时至今日,对于我们也还有其借鉴意义。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文章的第1段开头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起语不凡,着眼于开创统一大业,是全文论述的出发点。下边接着分析蜀国当时的形势,分析全面,既指出不利的形势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国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又指出有利的人事条件是文武群臣“追先帝之殊遇”,决心报效后主,忠心耿耿,足可信任。根据这种情况,针对后主刘禅的软懦无能提出了“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的规劝。目的是要后主振奋起来,集思广益,团结群臣,完成先帝开创的统一大业。分析形势,提出任务,着眼于“恢弘志气”以“兴国”,站得高,看得远,全篇主旨立意深刻。下边的全部论述都是本此意生发出去阐明有关的问题。第2段至第5段具体论述如何振奋士气以“兴国”。第2段开头总说宫中府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要公正严明,皇帝和政府要遵守和执行同一法度,主张实行严格的法治。第3、4段具体论述应信任宫中府中的费祎、向宠等,使他们发挥作用,为国家做出贡献。第5段承上做出带有关键性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小结。并指出“亲贤臣,远小人”的目的,是要达到“汉室之隆”,即实现第1段所提出的要求:“恢弘士气”以“兴国”。第二部分(6、7两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第8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结束语。表现了临别深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至诚之言”,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出师表》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的名篇范作,除了表达诸葛亮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正确主张和坚定意志,体现诸葛亮鞠躬尽瘁、尽忠尽责的壮烈情怀和进取精神这个中心主题而外,其在行文上朴素平易,诚挚恳切,简炼洒脱的语言风格,和忠言顺耳,辞切情深,分析精辟,刚柔兼济的艺术特色更令人赏心悦目。
其一,中心突出,结构缜密,前后呼应,脉络清晰。刘备死后,诸葛亮肩负蜀汉将相大任,尽心尽责地辅佐刘禅,但诸葛亮夙夜忧叹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愿望尚未实现。他上《出师表》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兴师伐魏,进而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所以,下笔陈词、布局谋篇都是始终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为深化这个中心服务的。表中反复论及“先帝”的“遗诏”、“遗德”,是为了点明这一中心,谈及宫中府中大

出师表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