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
美·梭罗
寂寞
梭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散文家和诗人。17岁进入哈佛大学,一八四五年七月,二十八岁的梭罗搬进了瓦尔登湖畔林地上的木屋,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他在木屋中住了二十六个月,完成了《瓦尔登湖》。他认为人惟有返璞归真回到大自然怀抱中才能发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生命意义。
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1841住到了大作家爱默生的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
1845年3月,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
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1847年才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4岁。
《瓦尔登湖》简介
《瓦尔登湖》与《圣经》诸书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它是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 美国著名作家哈丁曾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正因为此,它也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等人,从而影响了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梭罗《寂寞》ppt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