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语文
班级
12计算机1
教师
孙春霞
课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学情分析
现阶段的学生由于逆反心理较重,父子关系家庭关系比较僵硬,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理解。希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如何与父母相处,家庭成员之间保持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分析两对父子关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探讨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3、初步赏析汪曾祺出色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探讨父子成兄弟的根本原因和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赏析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主要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阶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二、感知性阅读
三、理解性阅读、
第一课时
欣赏德国卜劳恩《父与子》漫画
《“将”了父亲》
请同学们对漫画内容进行讨论,自己身上或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1、解决字词,疏通文本
笙箫 冥衣 狐肷 雕镂 强求 圭峰塔 郡坞县忻县
疾言厉色 人人自危
自顾不暇笔管条直
2、整体把握,感知文本
课文中写了几对父子?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怎样?
(1)两对(“我”与父亲、“我”与儿子)
(2)亲密、友好、真挚
1、“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
请找出具体事例及相关词句说明。
(1)父亲绝顶聪明
(2)父亲很随和
(3)父亲关心我的学业,但不强求
2、“我”与儿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
请找出具体事例及相关词句说明
(1) 关系不错
(2)父子间平等、理解、尊重、相信
表现在四件事情上
a、学拼音给儿子回信
漫画导入
幻灯片展示
疏通字词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后给予指导
指导学生找出共同点
看漫画
说看法
正音解释
读课文,整体感知
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概括总结
讨论并交流
四、探究性阅读
五、作业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b、儿子不跟我划清界限
c、妥善处理儿子带同学回家一事
d、对儿子恋爱的态度
(3)你认为两代父子成兄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平等,民主。
(1)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存在问题吗?
(2)建设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庭,你需要作哪些努力?
1、就你对本课的认识给父亲写一封信。
2、课外阅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祖先崇拜》(周作人)。
第二课时
父子成兄弟的原因
1、作者写两对父子关系却无重复之感,为什么?
明确:着笔角度不一样。
(1)第一段父子关系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描写,而第二段的父子关系则多了社会与政治的味道。
比如“反右”,比如“文化大革命”,比如“上山下乡’,这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2)第一段父子关系多写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第二段父子关心则多写孩子对父亲的爱、理解与同情,重点摆在了孩子一边。
比如作者举的第一个例子是“反右”时孩子先用拼音给自己写信,第二个例子是在文革时孩子不受社会的影响,对被“打倒”的父亲“还是很亲热”。
(3)第一段父子关系都是正面描写,第二段则多了反写的手法。
最后叙述的一件事
多年父子成兄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