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赏析
(玄武一模)(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4分)
晚春①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时已年近半百。②无才思,此处指杨花榆荚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
(2分) ( ▲)
,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启示人们要珍惜并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
C. 本诗既表达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索,又具有活泼幽默的情趣。
D. “漫天”一词写出了杨花榆荚随风飞舞、欲与飞雪比美的情态。
(2分)

(高淳一模)7. 阅读王安石《梅》,回答问题。(3分)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分别通过视觉、嗅觉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赞颂了▲的人。
(沿江区一模),按要求答题。(4分)
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
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③未休兵。
【注释】①《月夜忆舍弟》: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此时身处异乡。舍弟,指自己的弟弟。②断人行:指戍楼上的更鼓声响起后,就开始禁止行人通行。③况乃:何况是。
(1)请简析首联“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在诗中的作用。(2分)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本无差别,诗人却偏说“月是故乡明”,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着对弟弟深切的忧思。
: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承转圆熟。“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长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
(溧水一模),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晚唐诗人。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①.诗的第二句中一个“▲”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灭史实,突出了变幻之速,而一个“▲”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2分)
②.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2分)

③.班级出一期以“唐诗之旅”的黑板报,第一小组同学收集到如下的诗篇(含《台城》,另据考证,杜牧的《江南春》描写的是今南京城南郊区的风景)想设计为一个栏目,请你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为这个栏目命名(不超过8个字)。(2分)
《乌衣巷》……………………………………………刘禹锡
《江南春》……………………………………………杜牧
《泊秦淮》……………………………………………杜牧
《台城》………………………………………………韦庄
栏目名称:《▲》
(秦淮下关浦口一模),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

古诗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