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
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康唑
两性霉素
咪唑类
三唑类
浅部真菌病
头癣
体癣
指甲癣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炎
心内膜炎
脚气真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头癣
体癣
指甲癣
手足癣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 浅部抗真菌药
作用机制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
扰真菌核酸合成,阻止癣菌继续侵
入,对各类癣菌有抑制作用
给药途径口服有效,外用无效
不良反应多、轻,与青霉素部分交叉过敏
为肝药酶诱导剂,减弱香豆素作用
第1节抗浅部真菌药
制霉菌素(nystatin)
作用机制 多烯类,作用及机制同两性霉素B
对各类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 毒性较两性霉素B更大,不能注射。
临床用途口服或局部给药
口服用于胃肠真菌病
局部用于皮肤、口腔、阴道真菌病及
阴道霉菌病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深部抗真菌药
药理作用多烯类,对深部真菌有强大抑制作用
首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作用机制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使通透性增加而死亡。高浓度杀菌。
对细菌无效,对哺乳动物有毒性。
临床应用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注射用于全身真菌感染
第2节抗深部真菌药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
①急性毒性反应
②肾损害
③血液系统毒性反应
④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
防治措施
①先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同时给皮质激素
②补钾
③定期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心电图
④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新剂型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
两性霉素B脂质分散体
两性霉素B脂质体
①咪唑类(imdazole)
克霉唑(clotrimazole) 咪康唑(miconazole)
酮康唑(ketoconazole)
②三唑类(triazole)
氟康唑(fluconazole)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第3节抗浅部,深部真菌药
作用机制抑制真菌P450酶,抑制真菌细胞膜
麦角固醇合成,使通透性增加
临床应用浅部—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深部—氟康唑
浅部、深部—伊曲康唑
抗真菌药,抗病毒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