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羊年面羊,喜洋洋.pdf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52人文地理|HumanityGeography文图/ 白英设计/ 王静摆贡山西民间制作面羊,源自远古秋祭。七月粮谷新熟,人们要举行祭天告祖仪式。祭礼一般用色纯体全的牛羊,叫“牺牲”。古代祭祀为国家大事,后渐渐演化为民俗。山西民间崇尚古风,融谷、畜一体,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和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百姓蒸面羊,既祭且食。53 54“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面羊走,除夕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过羊年怎么能离开羊美食?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东大门的古州平定,至今仍保留着最具年味的“蒸面羊,送吉祥”风俗。迈进腊月的门槛,尤其是过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人们开始制作面羊,村里到处都飘着浓浓的面香。我慕名来到了冠山脚下冶西村以做面羊闻名的霍承武师傅家,探访平定面羊的制作过程,当然了,抢先品尝这风味独特的羊年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灵手巧捏面羊早就听说了霍师傅的大名,一直无缘相见,今天为了寻访平定面羊的制作过程,我第一次来到冶西村,这是一个隐在太行山间的古村。上世纪 90 年代末,山西第一条通车的高速公路太旧高速(现名:京港澳高速)穿村而过,从此打破了古村的宁静,村周围相继建起不少厂矿企业,让古村多了几分现代化的色彩。经村人指点,我顺利地在一排排民房中找到了霍师傅的家。新式的农家小院,门口影壁上大红的福字,干净整洁的房屋院落,显示出主人的精干与利落,静谧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听到门口的响动,霍师傅热情地从屋里迎了出来,这是一个精神矍铄、笑容详和的农村老头,在我的印象中,做面羊、剪纸、纳鞋垫都是妇女们的事儿,从没听说有男人从事这个行当,我内心微微有些诧异,一个农村老头儿究竟是怎么做出这些以精巧见长的活计的呢?跟着霍师傅进到屋里,简朴的房间正中,一块大案板已经摆好,桌角上摆着剪子、梳子、针锥、瓶盖等小工具,旁边的瓷盆里是发好的面团,霍师傅正在准备制作面羊,我饶有兴趣地坐在旁边仔细观看。霍师傅首先揪了一大块面揉搓,双手在洁白的面团上敏捷翻飞,欢腾得像正在扑打嬉闹的小羊,他边侍弄着面团,边告诉我,做面羊需用上好的精粉,俗称“二箩面”,发酵时的碱用量、加面比例都要小心掌握,和面要有耐心,使其揉和均匀,这样蒸出来的面羊才能润泽饱满,不开不裂。不一会,在霍师傅的手中,一大团面被揉得水滑精光,只见他将揉好的面团分成一大一小两块,先把大块的面揉成长条,再微微地弯曲为月牙形,在两端将面团从中间剪开捏成蹄状,一看就是羊腿,三下五除二,羊的身子雏形已现。最精彩的还是羊头的制作,霍师傅把那块小面团先揉成一个蛋圆形,然后一手捧着,一手拿起小剪刀,先在一头横剪,再在两侧竖剪,瞬间羊嘴、羊耳朵就活灵活现了,接着又把面搓成条做成眉毛,拿上锥子压成胡须,装上杏仁点上眼睛,转眼功夫,一个造型朴拙、形态可爱的“面羊”就制作完成了。正在忙碌间,一位本村的大婶拉着两个外孙女推门进来,原来,她是订做这批面羊的主家,想在羊年做几只面羊送给自己的外孙——五岁的张婉书和一岁半的闫佳羽。两个小朋友一看到这面羊就十分喜欢,看着看着,张婉书忽然说:“我想要喜羊羊和美羊羊。”霍师傅一听,笑了:“现在的孩子们,就是不一样,这好办,爷爷这就给你们做!”霍师傅翻了翻孩子拿的画书,不大一会儿,手下就捏出了憨态可掬的喜羊羊和模样俊秀的美羊羊,喜羊羊用的是黑豆眼,美羊羊用的是红豆眼,就连小羊的卷毛、配饰也惟妙惟肖,与卡通形象别无二致。

羊年面羊,喜洋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bjll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