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代戏曲.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清代戏曲
第一节清初戏曲
一、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
李玉(1591?—1671?)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以其书斋名称“一笠庵主人”。其生平事迹记载极少,焦循《剧说》说他“系申相国(申时行)家人”,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说他在明末曾中副榜举人,明亡后绝意仕进。
一生以作剧为生,共创作了三十二个传奇剧本,现存二十余种。
周妙中《清代戏曲史》:“如果有人要我给历代作家排一排座次,那么我就要请李玉来坐第一把交椅。因为他的作品在质量上不逊于关汉卿、高明、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人,在数量上则远远超过了他们。”
他在明代崇祯年间创作的“一人永占”四剧最负盛名。“一人永占”指的是四个剧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剧。
入清以后,李玉创作了大量的戏曲作品,成就比“一人永占”还要高,但在剧坛上的影响则赶不上前四剧。代表作品有《千钟禄》(又名《千忠戮》)、《清忠谱》。
《千钟禄》中《惨睹》一出中的一段唱词在当时流传很广: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叠叠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风凄雨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倾杯玉芙蓉》)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清初苏州的剧作家,另有朱素臣、朱佐朝等。朱素臣有《十五贯》、朱佐朝的代表作为《渔家乐》,所作传奇今存《党人碑》等三种。
二、李渔的戏剧创作与戏剧理论
李渔,字笠翁,号湖上笠翁、笠道人,时人称之为“李十郎”。浙江兰溪人。李渔是清代前期重要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剧作有《笠翁传奇十种》,戏剧理论主要见于收入《笠翁一家言》的《闲情偶寄》。
《笠翁传奇十种》剧目为《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他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的《词曲部》、《声容部》、《演习部》。主要观点有:
第一、重视戏曲结构。提出“结构第一”。
第二、语言方面,贵浅显,重机趣。
第三、人物上注重人物的典型化与性格化。
第四、传奇题材要奇新。
第五、演出上重视科诨的作用。
第六、在编剧理论的基本上,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导演理论。
此外,他还强调音律。他的戏曲理论集中国清以前戏曲理论之大成,而又有所发展,在中国戏曲理论上有重要的贡献。
三、文人的抒情写心剧
吴伟业以名诗人兼作戏剧,有传奇《秣陵春》和杂剧《通天台》、《临春阁》。
尤侗作有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合称《西堂乐府》。
嵇永仁的单折短剧四种:《刘国师教习扯淡歌》、《杜秀才痛哭泥神庙》、《痴和尚街头笑布袋》、《愤司马梦里骂阎罗》等。
第二节长生殿

清代戏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496 KB
  • 时间2018-1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