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水中学高效课堂实施细则学习培训
麻阳水中学教务处
2014年3月3日
树立正确的高效课堂改革观念
1、高效课堂改革不是全面否定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
2、高效课堂改革并不是想像的那么难。
3、高效课堂改革的根本是:1、让老师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会的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会的由老师来点拔。2、让课堂教学变成“授人以渔(方法)”而不是“授人以鱼(知识)”,让学生终生受益。
我理解的高效课堂的实质
高效课堂过程:
学生个人预习(发现问题)——小组共同讨论(解决部分问题)——老师课堂点拔(解决难题)——当堂检测(巩固问题)——课堂后思(总结经验)
麻阳水中学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
以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为蓝本,根据麻
阳水中学实际情况加以必要的改进。
为什么选择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
1、昌乐二中的情况与麻阳水中学的情况极其相似:地处郊区,学生规模不大,面临教学质量上不去甚至垫底的局面。
2、“271”模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符合我校现阶段的具体情况。
“271”模式的具体含义
1、时间的划分。
“2”是20%的时间属于教师,即一节课45分钟,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时,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则讲,需要讲时才讲;“7”是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占70%的时间约30分钟;“1”是10%的时间即约5分钟组织“反刍过关”。
2、学生组成的划分
在任何一间教室里,大概学生的组成是20%的“优秀”学生,70%的中档学生,只有10%左右的学生属于后进生。271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这是第一层目标。第二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70%的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第三个目标是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从理论上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学习内容的划分。
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4、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
20%的时间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5、生活学习方式的划分。
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日常事务。
麻阳水中学高效课堂实施细则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