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翻译学322.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方翻译理论(一):传统译论(1900年之前)
西方传统译论概述
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纵观其历史发展,总的来说有两条大的研究主线。一个是以西塞罗,贺拉斯等人为代表的翻译文艺学派。另外一个是以奥古斯丁,施莱尔马赫,洪堡等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以至人类的)文明首先应归功于翻译工作者。同其他领域的活动一样,翻译并不依赖理论而生存,然而,翻译的时间总是引出理论并推动理论的进步,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主要论点
借用西方通常的历史分期,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被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即古代译论(公元前四世纪末开始至公元4世纪)、中世纪译论(罗马帝国后期到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译论(14到16世纪)、近代译论(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现代译论(20世纪下半叶至今)。但由于通常的历史分期并不是能和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全吻合,所以这一分期方式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边界划分,无法完全精确。本章主要介绍前三个历史时期及第四时期上半部分的传统翻译理论。
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以翻译介绍希腊戏剧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创了翻译的局面,并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曲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二次翻译高潮出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其中以《圣经》翻译为主要表现方式。哲罗姆于382年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中世纪中期,即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在西班牙的托莱多,吧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
第四次翻译高潮为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
第五次翻译高潮为文艺复兴后。
(一)、古代译论(公元前四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
年代人物译界大事及主要论点
公元前
285-249 72译者《七十子希腊文本》在埃及亚历山大城问世
210-150 罗马戏剧家翻译方法由逐词模仿变为灵活发挥
52-44 西塞罗发表《论最优秀的演说家》、《论善与恶之定义》、区分“作为解释员”的翻译(即非创造性的翻译)与“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即创造性翻译)、由此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园地
20 贺拉斯发表《诗艺》,主张活译,反对直译
公元
95? 昆体良发表《演说术原理》,提出翻译须与原作“竞争”(媲美)之说
383-405 哲罗姆译出《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提出文学翻译用意译、《圣经》翻译用直译的主张
397-428 奥古斯丁发表《论基督教育》等著作,阐述语言和符号理论,提出《圣经》翻译靠“上帝感召”
(二)、中世纪译论(罗马帝国后期至12世纪)
年代人物译界大事及主要论点
500 波伊提乌翻译亚里士多德作品,引起探讨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热潮
555 卡西奥多鲁创立“猎园寺”,组织僧侣研究、翻译古籍
800-900 阿尔弗烈德国王组织英国学者大量翻译拉丁作品和《圣经》
(三)、文艺复兴时期译论(14-16世纪)
年代人物译界大事及主要论点
1304-1307 但丁发表《飨食》,盛赞俗语优点,提出“文学不可译”论
1420 布鲁尼译出亚里士多德作品,从人文主义的立场看待翻译问题
1478 维尔发表德语《译文集》,提出德语通过准确模仿拉丁语来美化其风格的直译主张
1516 伊拉斯谟用拉丁语翻译出版《新约》,提出翻译不受上帝感召而靠语文知识的人文主义观点
1540 多雷发表《论如何出色地翻译》,提出翻译五原则,首次较系统地阐述翻译的理论问题
1598-1616 查普曼翻译荷马史诗,既反对逐词死译,又反对毫无节制的活译
(四)、近代译论(17世纪-20世纪初部分)
年代人物译界大事及主要论点
1620?-1640? 德·阿布朗古尔法翻译塔西陀的作品,采取任意发挥的活译法,形成
“美而不忠”的流派
1661 于埃发表《论翻译》,提出准确翻译的主张,以抗衡“美而不忠”翻译
1683-1693 德莱顿英译《名人传》、《伊尼特》、《变形记》,强调翻译是艺术,提出“词译”、“释译”、“拟译”三分法
1684 罗斯康芒发表《论译出的诗》,提出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必须建立“友谊”的理论
1747-1748 巴特发表《论文学原则》,简述直译理论
1789 坎贝尔英译《圣经·四福音》,并发表论述翻译原则和方法的长篇导言,提出翻译三原则
1790 泰特勒发表《论翻译的原则》,同样提出翻译的三原则,并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翻译理论
1811-1831 歌德发表《诗与真》、《西东合集》,指出译诗的最好办法是采用散文体,并提出翻译的三分法
1813

翻译学32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