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课程论文
(作业与论文同时交)
题目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姓名龙腾鑫
二○○九年十二月四日
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人类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极大利益的同时,也恐慌地看到了与之俱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核战争危险以及高精尖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冲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做深刻的反思。科学技术的积极效应是什么?是否有负面效应?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一、现代科技的双重效应
科学和技术从17世纪开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促进生产力各要素及其系统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通过推动人类智力的革命性变化、思维方式的变革,加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育,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现代科技的发展,还使社会关系不断变革,促进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缩小,促进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文明化。但是,科学技术在充分显示了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环境的危害。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相继产生了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现在,科学技术有双面效应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在这样几个方面:在自然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的100 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美]丹尼斯。米都斯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7.
;在社会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却拉远了心理距离,交往的情感因素渐渐变淡。因特网的出现,同时带来了涉及网络效率、资源共享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乃至家庭与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的网络伦理问题。现代通讯产品的使用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电话、信息的传输代替了人们之间的相互走动,通讯的快捷与方便,使原来富有感情和情趣的生活被一种机械化的理性工具来代替,人们觉得心灵越来越空虚,亲情越来越淡漠;在世界关系方面,科学技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掌握着科学技术优势的国家寻求对其他民族的控制,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后盾的新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在人自身方面,科学技术霸权意味着人文失落,造成人类精神信仰迷失,容易产生全社会范围内的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科学技术发达后,人不但没有被机器解放反而被机器役使。人工受精、基因克隆等新技术的成功将使人面临像物一样被组装和制造的命运。虽然基因治疗法可能带来极大的回报,它有可能控制乃至预防遗传病,但是种系基因疗法中出现的错误可能引起极端缺陷和可怕的突变。
“试管婴儿”、“动物与人体试验”、“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等都面临许多伦理问题;更有甚者,人类无法阻止制造毁灭性武器等导致的毁灭性灾难和各种不利于人身体健康的化学加工产品的出现、增长、扩散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核武器、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从而使人类面临着不断累加和递增的自我毁灭的危机。
二、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
一是有些科学技术自身是有缺陷的,但人类为了自身某一方面的需要,忽略了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最终造成了恶果。比如汽油的大量使用,人们也知道在石油的分离过程中因为使用铅,会使汽油中含铅,但在当前没有更好的技术取代它的情况下,不得已仍然会使用此技术;空调、冰箱的使用导致破坏臭氧层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二是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认识和运用上的误区。由于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使人类生存方式技术化。人类的技术生存往往会迷失人类的精神自我,冲击人类的主体地位,导致盲目地陶醉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成就之中,一味误用和滥用科技成果,使其副作用和消极后果日益严重。
三是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应用科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