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
施工测量 2
7
8
13
15
15
20
21
28
29
脚手架工程 31
35
39
41
44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本标段主要包括内容:河道主槽4043清淤、疏浚整治,堤顶加高并硬化8104m,拆建刘庄北桥1座,改建雨水口16座。
施工测量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满足工程需要。
(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1)施工测量准备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首先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等,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及高程、建筑物的绝对标高等。认真学、立、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横断面的尺寸、形状等,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
(2) 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全站仪
SET210
台
2
2
经纬仪
J2
台
2
3
水准仪
DS3
台
4
4
钢尺
50m
把
6
5
对讲机
/
个
6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施工图要求进行精度控制,无要求时执行以下标准。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
序号
项目
精度指标
说明
内容
平面位置中
误差(mm)
高程中误
差(mm)
1
混凝土建筑物
轮廓点放样
±(20-30)
±(20-3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2
土石料建筑物
轮廓点放样
±(30-50)
±3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3
设备安装
安装点
±(1-10)
±(-10)
相对于建筑物安装轴线和相对水平度
4
土石方开挖
轮廓点放样
±(50-200)
±(50-10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按测量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的要求,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网,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平面施工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测角两测回,测距往返各两测回,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的保护措施所有测量桩位应设明显标志加以保护,桩位选择应选在便于施测,牢固不易破坏的地方,并用混凝土浇筑,砌砖围护,严防车辆碾压,遇有破坏的桩位,及时补测,做好复核。冬、雨季过后应对控制桩位进行复验。平面控制法与主轴线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一般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其它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
水准点示意图
坐标点示意图
(1)基坑灰线的撒设
根据建筑物各控制桩或轴线桩,按基础图撒好基坑灰线。这项工作基础性强,要防止差错。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验线合格才可正式开挖。
(2)建筑物基础放线
当基础垫层浇筑完成,根据平面控制网,检测各主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投测主轴线。经校核后,以主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线、边界线、墙宽线、二期安装槽等。
基础验线无特殊要求时执行允许偏差如下:
基础验线允许偏差
长度
允许偏差
长度L≤30m
允许偏差±5mm
30M<L≤60m
允许偏差±10mm
60M<L≤90m
允许偏差±15mm
90M<L
允许偏差±20mm
基础放线经有关技术部门和建设(监理)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
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且不应大于:
高程测量
通州区小中河通州段清淤整治工程(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