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郑州地区3000m3油灌群地基处理为例
(①济南空军勘察设计研究院济南)
(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摘要深层搅拌桩是软土工程加固的重要方法,被写入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在我国铁路、公路、水利和房屋等工程的地基加固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影响该软土加固技术成效的因素较多,把握不好就会使地基加固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一项成功应用本技术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该工程为建设在黄河冲洪积平原上的大型油灌群,建设地工程地质勘察揭示的地层特点是:浅层以粉土为主,深层以粉、细砂为主;承载能力低,中高压缩性;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经分析与试验,工程利用深层搅拌桩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加固。成桩后进行了小应变检测、挖桩检测和原位载荷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地基承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消除了不均匀沉降和较大的绝对沉降,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加固取得成功。通过对这一成功实例的分析和总结,认为:第一,正确认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作好事前试验,确定地基土与水泥混合后的性状,确定深层搅拌桩是否适合于本工程,若适合,则取得合适的水泥掺和比;第二,进行现场试桩试验。通过原位载荷试验,检验初步设计方案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若不满足,则需调整设计方案;第三,施工中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质量。从水泥进入工地即取样检验,每一根桩的水泥用量、施工机械的定位和下到的地层深度必须经监理人员验证,随时检查施工机械的转速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第四,施工完成后,进行原位载荷试验对桩承载力进行检验,用低应力应变动力检测法对桩的完整性进行检验。通过上述步骤,工程近800根桩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所以,在使用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基时,只要遵循上述程序,桩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深层搅拌桩软土地基软土加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SEVERAL PROBLEMS ABOUT USING DEEP MIXING PILE TO REINFORCE SOFT SOIL GROUND
1 前言
深层搅拌桩是软土工程加固的重要方法,被写入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1]。该技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引进后工程界学者结合我国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2][3],随后推广应用到全国。在铁路、公路、水利和房屋等工程的地基加固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节约了工程建设资金,提高了建设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4]。但由于影响该软土加固技术成效的
因素较多,把握不好就会使地基加固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致使在有些工程的应用中失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有的地区譬如上海、天津的建设管理部门建议暂停使用,为这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蒙上了阴影。本文介绍一项成功应用本技术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该工程为建设在黄河冲洪积平原上的大型油灌群。建设地工程地质勘察揭示的地层特点是
[5]:浅层以粉土为主,深层以粉、细砂为主,;承载能力低,中高压缩性;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对于类似地质情况,可以用桩基、换土、或振冲碎石桩等地基处理方法予以处理,但结合建设地的材料来源、施工能力和场地条件,这些方法较深层搅拌桩都欠经济。经周密分析与试验,工程利用深层搅拌桩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加固。成桩后进行了小应变检测、挖桩检测和原位载荷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地基承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消除了不均匀沉降和较大的绝对沉降,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加固取得成功。
2 油灌地基的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油灌位于郑州市北部的黄河冲洪积地层上。工程勘察揭示[5],30m深度内的岩性皆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分别是:①层填土,以粉土为主,稍密,稍湿,~,;②层粉土:黄褐色,稍密~中密,稍湿,下部较湿,稍粘,~,,~;③层粉土:黄褐色,稍密,湿,~,,~;④层粉土:黄褐色,稍密~中密,湿,~,,~;⑤层粉土:灰黄色~灰色,稍密~中密,湿。~,,~;⑥层粉土:灰色,稍密~中密,湿,~,,~;⑦层粉质粘土:灰色~灰绿色,可塑~软塑,~,,~;⑧层以后为粉砂~中砂,中密~密实。各层土的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Tab. 1 The physical
论文-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