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
张占录张正峰主编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第10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公路用地规划
铁路用地规划
水运用地规划
航空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重点问题
公路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公路是主要供车辆行驶的工程结构物,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构造物以及沿线附属设施三部分组成。公路路线是指道路在地面上的位置及其形状和尺寸,设计时依据交通运输任务、车辆行驶要求和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按快速、经济和安全的原则,在规定的控制点(必经的地点)之间选定路线的布局并设定其位置,确定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各项几何要素,进行道路的平面和立体交叉设计等。路基路面和桥梁隧道是道路工程的主体构造物。沿线附属设施包括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服务设施、绿化、照明、管理设施等。
公路用地规划概述
公路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我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其中,又按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分为平原和微丘区及重丘和山岭区,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高速和一级公路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专用公路,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都为汽车和其他车辆共用的公路。
公路分级
公路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计算行车速度
行车道宽度
路基
停车视距
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公路用地面积概算
在公路选线之后,即可进行公路占地面积概算。公路精确占地面积尚待公路技术设计后方可确定。首先应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我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公路的技术等级主要依据其昼夜交通量加以确定。
铁路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根据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客货运量,我国铁路共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Ⅰ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交付运营后第10年)年客货运量大于1 500万吨,行车最高速度为140公里/小时。
Ⅱ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骨干联络、辅助作用,远期(交付运营后第10年)年客货运量大于750万吨,行车最高速度为12公里/小时。
Ⅲ级铁路:在铁路网中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远期(交付运营后第10年)年客货运量小于750万吨,行车最高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铁路等级
铁路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车站分布既要满足通过能力的需要,又要尽量适应地方的要求,有利于发展当地工农业,位置尽量靠近城镇,方便居民。
注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和经济作物区。
应考虑水文和地质情况,合理设置桥涵;如必须通过农田地段宜尽量采用填方通过,其高度需满足设置桥涵和排水的要求。
道口设置不容忽视。
铁路选线
铁路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铁路用地主要包括线路、站场和附属工程三部分,线路是列车所行驶的轨道式通道。站场一方面是货物和旅客出入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交接点或界面,另一方面则是列车进行整备、检查、解体、编组等作业的场所。附属工程包括信号、电力供应和给排水等交通控制、运营管理和供应的设施。
铁路用地面积概算
水运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水运航道规划
水运航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分析航行条件
确定航道等级
航道建设工程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