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毛概--乡村振兴论文终稿.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renzhiqiang
[选取日期]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乡村振兴”这一命题,并对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的总体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来建设美丽乡村。总书记提出了在新时代乡村该走向何处的伟大构思,描绘了一幅新时代下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蓝图变成现实呢?在此,仅以我浅薄的学识,浅显地谈谈自己对于乡村振兴的一些观点。

(1)未来农村人口基数仍然相当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2017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1]。换句话来说就是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首先,较大的总人口基数客观上加大了城市化进程吸纳农村人口的压力,;其次,随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密集型劳动企业也逐渐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的东南亚等地区转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化进程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最后,随着全球一般性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产业工人的工资收益增速减慢,相较而言,城市生活成本却在不断地上升,这使得农村人口的转移意愿不得不作出调整。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户籍人口减少的速度逐渐放缓。因此,未来乡村依旧存在相当规模的人口基础。
(2)世界主流价值观已经发生改变
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结束,人类社会的都是在自然地发展状态下,并没出现井喷式发展的现象,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都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然而,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给开始后,世界物质财富得到极大地增长,发展主义、工业思维逐渐成为主流思潮,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人类社会的扩张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造成了伤害,而在工业化社会,这种伤害快速地增大,由此导致的社会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发展模式——真正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真正的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发展,是不损害子孙满足求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价值观产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追求,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究竟会在新型主流价值观为背景下的潜力已经不足,甚至很可能被时代所抛弃。值此之际,人类社会迫切的需要找到一种适应主流价值观的发展模式,人类就将目光转向极具生态价值的乡村。
(3)农业产业已经跌到谷底
通俗来讲就是农业已经不是一个能够带来高收益的行业,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村资产的价值相对低下,相比之下,城市资产价格却一直在以较快的速度上涨,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乡村资产价值和城市资产价值的严重脱节。在资本方面,一方面,由于传统农业产业客观上具有周期长、投入高、收益低下以及风险较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资本进入乡村产业产生阻碍作用,没有新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由于非农产业的吸引作用,原始乡村资本正在加快非农产业流动的速度,也即从资本层面上来讲,在现有的乡村产业基础上,资本“

毛概--乡村振兴论文终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youxi23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