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旅游规划案例.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旅游规划案例,旅游规划案例精选,旅游规划开发的案例,旅游规划案例分享,旅游规划摘要案例,旅游规划成功案例,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国内旅游规划案例,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旅游规划成功案例分析
本规划是指导鸭绿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的总体性规划,是促进鸭绿江(吉林省段)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核心范围为鸭绿江(吉林省段)流域,即从鸭绿江源头到集安市与丹东市交界处,总长度575公里;关联区为:鸭绿江两端的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遗址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鸭绿江(吉林省段)江畔的其它旅游项目,以及辽宁省段的鸭绿江和鸭绿江对岸的朝鲜道、市、郡;辐射区包括:鸭绿江(吉林省段)沿线各县(市、区)的纵深旅游资源和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资源。

本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20年。规划分为三期:近期为2008年-2010年,中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本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全面协调、文化包装理念,同时坚持符合规划区域实际情况下的国际化规划理念。

本规划坚持系统协调和整体优化原则、资源-市场-问题三重导向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度弹性原则、渐进式开发的原则和全过程市场营销原则。
(Resource)解析
1、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怡人
资源类型丰富多彩,适于开展峡谷奇观探秘、水上休闲运动、科普修学、生态休闲等深度旅游。
2、 人文资源:文化底蕴丰厚
拥有边境风情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游憩文化、特色饮食文化、地方文化等。
口岸、共管电站、界桥以及边境哨所、异国风光构成了浓郁的边境风情文化。
流域范围内有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一系列朝鲜族聚居的村、屯,具有浓郁的朝鲜族风光;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满族文化值得深入挖掘。
抗联事迹、四保临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红色文化基础。
鸭绿江流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遗址和伪满洲国、唐冶铜遗址、灵光塔等历史文化。
鸭绿江两岸的瑰丽风光,众多的山岳、森林,可开发出缤纷四季的旅游产品。
鸭绿江流域是汉族、朝鲜族、满族等民族聚居地,饮食文化丰富。鸭绿江全鱼宴、东北菜久负盛名,构成了浓郁的大东北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
自然、历史、民族、文化交织,构成了独特的关东神韵,鸭绿江流域不少地方文化,如长白山森林号子、满族珍珠球、朝鲜族鹤舞、朝鲜族长鼓舞、黄龙戏、三老人、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朝鲜族花甲礼、长白山采参习俗、朝鲜族服饰、长白山满族剪纸等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气候资源
鸭绿江(吉林省段)流域气候条件具有多样性,既有属海洋性气候特征,温暖湿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的温暖湿润区,又有属大陆性气候的中温气候区,还有高寒山区。总体看,大部分地区气候舒适宜人,素有东北地区“小江南”之美誉,具有发展度假旅游的气候条件。
4、 特色产业:实现农产品种植、加工与旅游的多赢
在长达近600公里的鸭绿江沿线,遍布着各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产业,这些产业和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并在这些产业中添加一些旅游元素,使这些特色产业资源同时成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种植产业、加工产业和旅游产业多赢。


品牌转型战略
○转跨为游--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转变为畅游鸭绿江;
○转阻为通--从空间阻隔转换为连接世界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纽带,中朝友好的纽带;
○转看为休--从以观光游览为主转换为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大鸭绿江战略
以鸭绿江为轴线,两端联动,充分对接长白山和集安高句丽两个世界级旅游资源,通过鸭绿江风情旅游带的打造,形成一个整体。
以鸭绿江为核心,大力辐射周边旅游资源,串接起沿江各地旅游景区,使沿线各地既是鸭绿江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同时又是重要的区域旅游目的地。
以旅游产业为带动,发挥旅游的富民作用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带动沿江城乡特色种植与加工产业的大发展。
立体化开发战略
❒立体化的大交通格局:
完善外部大交通格局,实现空中、铁路、公路的快速、便捷通达;
❒完善沿江各周边城市旅游道路的建设,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形成以鸭绿江为核心的、辐射纵深资源的大旅游格局。
❒立体化的空间辐射:
以产品和项目为载体,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大鸭绿江休闲产业链、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形成鸭绿江流域的“水-岸-陆-乡-城-园”的立体化旅游产业格局。
发展举措
,中间吸引,发挥“1+1+1>3”的整合优势
以鸭绿江的自然人文风情带串连两个世界级旅游吸引物,凸显品牌价值,整合优势资源,形成“长白山的世界级自然遗产资源禀赋+高句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源禀赋+鸭绿江自然人文风情带”的多元旅游目的地。

旅游规划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1.11 MB
  • 时间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