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xx河改道段整治工程施工图纸;
2、有关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
4、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根据规划要求改道,从月季路东侧沿路向北延伸至后塘河。。河道为新开河道,河道断面采用标准断面,两侧新建驳岸,驳岸采用钢筋砼挡土墙,,,河底宽6米,边坡1:3,驳岸口宽为15米。
三、河道开挖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工程施工测量定位由测量队实施,测量队内部建立完善的测量、复核、记录制度,标高测量应由跟随挖土的全过程以免超挖。按照图纸标示的桩位,用全站仪测量出中心点位和边坡开挖线,再用水准仪测量地面标高,计算出开挖深度,用木桩标示。
2、地面清表:根据测量的结果,对红线范围内的表面附着物进行清理,先用挖掘机对大型苗木、施工障碍物清理,然后用推土机进行整理,为下一步机械化施工做好准备。
3、沟塘清淤:对沿线的水塘进行摸底调查,挖排水沟,临时排入老三八河道中,排不完的用水泵抽干。用挖掘机将淤泥清理后装车外运弃置。
4、土方挖运:本河道为新建,按甲方要求所出土方部分短驳,部分外运。
5、新河道在开挖的过程中按照设计将边坡修整到位。
6、边坡按设计要求为1:,平均开挖深度在5米左右,根据设计图总说明上土层分析,建议加大放坡系数至1:1
,以保证施工安全。
7、回填碾压:填方高度须按断面分层,由两边向驳岸边填筑压实,回填土每层厚度不得超过20cm,对称回填。先用推土机整平后,再用夯实机械碾压成型。
8、余土外弃:根据场内土方平衡的原则,将多余的土方运到指定的弃土地点。并做好弃土的保洁事宜。
9、将新河道开挖成型后,对施工范围内的场地进行一次平整,严格按照设计标高要求整理。
四、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
1、本工程主要是挡墙砼工程。挡墙采用衡重式挡墙,挡墙采用C25砼垫层,基础为C25钢筋砼底板,墙身为C25钢筋砼,压顶采用C25砼,全段砼工程量约2200立方米。
2、主要工艺及施工方法
①工艺标准
⑴挡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现场浇筑。其砼的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采用HPB235及HRB335。
⑵挡墙采用两次浇筑,基础和墙身分开浇筑,并预埋好连接钢筋,且连接处混凝土应凿毛,并清洗干净。
⑶挡墙的墙身几何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⑷挡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⑸,其位置允许的偏差为15mm。并设5%向外倾斜坡度。
⑹挡墙的墙顶标高要满足设计要求。
⑺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养护。墙背回填应该在挡墙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才能够进行填土。
⑻挡墙混凝土浇注应均质密实、平整,无蜂窝麻面,不漏筋、无缺损、不露筋骨,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⑼挡墙模板加固采用拉筋联合钢管扣件双重保证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不发生跑模。
⑽施工时挡墙墙高随路线纵坡变化,但基础应保持水平,同时保证外墙面在同一竖直面上。
⑾挡土墙的墙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墙后填料施工。墙后必须回填均匀、摊铺平整,填料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为防止碰坏墙体,应用小型压实机械碾压,分层厚度不得超过20cm。压实度要求≥90%。
②施工方法
⑴由项目部测量人员放线,确定挡土墙准确位置及标高,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宽度根据基础宽度按照1:1放坡确定。并由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收方。
⑵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无误并经甲方确认后,方可进行随时垫层施工。施工时先将土层夯实整平至设计标高,为钢筋绑扎提供作业面。
⑶测量放线确定基础尺寸后,进行钢筋绑扎、立模,同时预埋墙身钢筋和墙肋钢筋。挡墙基础的施工按跳槽施工,几个作业面可同时施工,为挡墙的墙身施工提供较多的作业面。基础施工完成后应立即回填,以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分层夯实,并在表面预留3%的向外斜坡,防止积水渗入基底。基础钢筋的绑扎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
⑷浇筑基础砼,在基础砼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墙身处的砼凿毛,保证浇筑挡墙的墙身时新浇砼与已浇砼的连接。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墙身施工。首先绑扎墙身钢筋和墙肋钢筋,钢筋安装完成经甲方检查合格后,开始立模,并进行沉降缝、接缝及防水处理。施工中特别注意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及稳定性。
⑸施工挡墙墙身时其支架要一同搭建,而墙身的斜支撑不得与支架进行连接,避免在施工中因支架的移动引起模板不稳定。
⑹砼的浇筑主要采用泵车进行输送,砼搅拌运输车运送。在浇筑中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不得过振及漏振。
⑺砼养护主要是保证砼表面的湿润,防止砼水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定期测定砼
xx河改道段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