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农村小学的教师,并且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全面正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但其发展又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既要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而班主任又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的班级工作也应当富有创造性,下面我就谈谈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方法。
一、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以典型作为榜样。
我们班的陶耀强同学,经常偷不按时完成作业,打架,不遵守课堂纪律,每次测验都是二十几分,在班里的影响很不好。后来,我就到他的家里去,跟她的父母和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期间,只要他取得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们心灵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在班里也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袁伟同学做改正缺点的典型,去感染和他有类似毛病的同学,带动他改正缺点。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奋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做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师爱的阳光要普照到每一位学生,教师的微笑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普遍个性张扬,又渴望被理解,同时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掘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尊重,使他们感到温暖,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帮助他们排解烦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使他们乐于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
韩丰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