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简答、选择)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调差法(问卷法,访问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法
4、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德国名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本能心理学
5、(名解)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a,参与观察——指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研究者的活动和表现。
b,非参与观察——也称为一般观察法,是观察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被观察者的活动和表现。
6、(名解)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情境之下,实验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即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7、(选择、简答)实验法可以分成: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三种。
a,实验室实验法——研究者在严格控制较多外部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b,自然实验法——是一种介于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之间的方法,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c,现场实验法——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情况。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缺点:优点:(1)更好的控制自变量。(2)结果更可靠。(3)可以随机安排被试。
缺点:结果缺乏概括力。
8、自然实验法优缺点:优点:减少了人为性,结论有较高的效度。缺点:实验控制不严,比较费时。
9、现场实验法优缺点:优点是实验中被试反应客观真实,可以控制自变量。缺点是很难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难以保护被试的权利与安全。
10、调查法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11、(简答、选择)调查法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问卷法和访谈法。
12、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时,多半要追溯个案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生活经历,又称为个案历史法。
13、跨文化研究法是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14、其他的研究方法:如档案研究法、相关研究法、非强迫性测量法等。
15、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及偏向问题:研究者的偏向被试的偏向
16、(简答)解决研究者偏向的问题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即实验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者只是按照实验规定的程序发出指令,第二种方法是使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如同使用统一的字体写字,就无法从字体上发现个人性格上的差异了。
17、(简答)被试的偏向有几种:
一是被试因为知道自己在充当被试的角色,而使他的行为表现得不自然,不客观;
二是被试害怕自己在实验中表现不好,会尽量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使其行为表现不客观。
18、(简答)如何解决被试偏向的问题:1、可以采用不暴露被试的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境的自然,或者在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等方法。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1、(名解)什么是社会化: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了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
(简、多选)社会化可分为: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这会化、再社会化、反向社会化。
2、(名解)基本社会化:是指发生在童年期的社会化。
3、(名解)预期社会化:主要是学校的社会教育,学校进行的各种教育。
4、(名解)发展社会化:个体在实现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内容,将会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接受新的期待和责任。
5、再社会化:即当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发生显著变化时,个体需要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所表现出的适应过程。
6、(选择)再社会化有(主动再社会化)与(被动再社会化)之分。
主动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自觉地适应新的生活。
被动再社会化即有些人因其行为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规范和大多数人的利益。
7、(名解)反向社会化:即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遗传物质基础;自我意识概念。
9、(选择)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10、(名解
社会心理学(2012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