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年级下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材结构和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内容涉及四大领域,共设了九个单元。教材开篇通过卡通人物的对话,说明本册的主题是“数学真有趣”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除法,混合运算,生活中的大数,探索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学习测量、认识图形、方向和路线,统计等内容,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与统计观念,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教材特点:
1、提供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安排多种多样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发展趋势, 做出简单预测的能力。
三、教学要点说明及教学建议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有余数的试商,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
3、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顺序。
4、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5、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通过“估一估”活动,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6、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数目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
7、组织数学活动,在运动变化中建立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
8、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作出合理性的判断。
9、感受一分米﹑一毫米﹑一千米有多长,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基本学习情况分析
择优促差措施
2013年度春学期二年级数学课时安排计划
进度安排
周
次
日期
单元
课题
课时
执行情况
1
—
1
1、学生报到2、分苹果3、分橘子4、巩固练习
5
2
—
1
1、分草莓 2、练习课 3、租船 4、派车 5、练习一
5
3
—
1、2
1、练习课2、小熊购物 3、买鲜花4、练习二(2)
5
4
—
2、3
1、过河 2、练习三 3、练习课
4、辨认方向 5、认识路线
5
5
—
3、4
1、练习四 2、数一数(2节) 3、拨一拨(2节
5
6
—4. 5
4、5
1、比一比 2、练习五 3、练习课
4、铅笔有多长 5、1千米有多
5
7
—4. 12
5
1、练习六 2、整理与复习(2) 3、走进乡村(2)
5
8
—4. 19
6
1、买电器 2、练习课 3、回收废电池(3节)
5
9
—4. 26
6
1、练习课 2、小小图书馆 3、练习课(3节)
3
10
6、7
1、练习七(3节) 2、练习课 3、认识角
5
11
7
1、练习课 2、认识角(2节) 3、练习八
4、长方形与正方形
5
12
7
1、平行四边形 2、欣赏与设计 3、练习课(3节)
5
13
8
1、捐书活动(2节)新课标第一网
2、运白菜(2节) 3、买洗衣机
5
14
8
1、练习九(2节) 2、整理的复习(2节) 3、美丽的植物园
5
15
9
1、读统计图表(2节) 2、小调查 3、讨论(统计图表)(2节)
5
16
9
1、计实践活动 2、练习课
3、总复习
5
17
9
总复习
5
18
复习
5
19
复习
20
期末检测
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认识竖式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问题引入: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
201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