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封建社会重视教育的原因:
1、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
荀子韩愈
2、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三、中国古代教育体系
(一)官办学校
1、原始社会:古代教育的起源;
2、夏代:文字记载显示有了正式的学校;
3、商代:有了文物佐证的学校;
4、周代: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
5、春秋战国:私学大兴;
6、汉代:官学分中央地方两类,官学发达;
7、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8、隋唐:学校体系更加完备;
9、宋元:加强对地方教育的管理;
10、明清:国子监(教材144~146)。
(二)私家办学(书院教育)
1、春秋战国:中国古代的私家办学始于此;
2、书院教育: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
式,其管理制度及教学方式跟国子监与太学等有很
大的区别,从宋代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
①教学内容:与理学有关;
②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个人钻研,相互
问答和聚众讲解相结合;
③“讲会”制度:指邀请不同学派的学者
往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即学术辩论制度。
④书院发展的三次高潮;
⑤宋初四大书院;
⑥南宋四大书院;
⑦朱熹的六条读书原则;
⑧最早的书院学规;
⑨“鹅湖之会”。
(三)古代的家庭教育
白鹿书院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的讲堂
嵩阳书院入口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