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演讲稿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演讲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虽然离那段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日子已经久远,但是在开学第一课和长辈的故事中,我能深刻的体会到如今和谐安康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靠着落后数代于敌的武器,以血肉筑成一道新的长城,用三千万国人的性命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即使在最危急的岁月里,面对有坦克大炮飞机毒气的日本军队,广大国人依旧不屈不饶,同仇敌忾,将生死置之度外。凭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无畏精神与顽寇纠缠到底,不死不休。
午夜梦回,我曾幻想自己若置身在那个时代,是否也能像王二小、张嘎、海娃一样不怕牺牲、坚持正义的做个抗日小英雄,像自己的祖先一样为国家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
是的,说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我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老祖宗,生活在八百年前南宋王朝的来廷绍。当时北方女真民族和抗战时候的日本鬼子一样大举侵犯我中原王朝,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汉人都赶到了长江以南,我们杭州在那时也就成了国家的首都。为了恢复故土,身为直龙图阁学士兼宣奉大夫的来廷绍多次上书朝廷,提出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案,为此还和一样心系天下的大词人辛弃疾成了好朋友。公元1201年,来廷绍出知绍兴府准备与时任浙东安抚使的辛弃疾共商国策,起兵北伐。辛弃疾知道后非常高兴,喜曰:“来君来,事济矣,祖宗耻,可雪矣!”但他还未出任,刚跨过钱塘江就在萧山病倒了,而且病情十分严重。1202年十二月十五日病殁于萧山祗园寺,葬在湘湖方家坞,享年53岁。来廷绍在病中,仍未忘怀故国,作《祗园临终诗》一首:
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气渐消磨。
昨曾饮药疑尝胆,今天披衣似挽戈。
吩咐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
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呼三渡河。
辛弃疾得知来廷绍死讯后,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其铭曰:壮志愤愤兮扶社稷,忠诚烈烈兮贯金石。怀抱郁郁兮未获伸,友义思思兮同扶策。皇天不整兮夺其年,国步艰难兮谁共力。湘水苍苍兮荫佳城,千秋迢迢兮知来宅。
后来南宋王朝终于还是倒在了蒙古人的铁蹄之下,崖山之战是蒙古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在战场胜负已定的情况下,超过十万众的南宋军民,包括官员、士兵、妇女、百姓,不愿被残暴的蒙古政权所奴役,纷纷投海自尽。崖山多忠魂,后先照千古。南宋虽然覆没,但输的是这样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
“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演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