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测试:专题13 鉴赏诗歌的感情或思想内容.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班级学号得分
1.(15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8分)
感遇(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红色的花。⑤冒,覆盖。
⑴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4分)
是比喻自己像兰花一样的品质与才华。“白日晚”“秋风生”写年华岁月的无情流逝,表现了作者的感伤;“岁华”“芳意”自然是借助兰花的凋零,来感伤自己青春年华的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5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
⑴“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3.(15届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阅读下面词,完成后面题。(8分)
清平乐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别。
⑴词的上片是怎样写景的?(4分)
【答案】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1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这是远望的景观。(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这是近观的景象。(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这是身边的景致。(1分)上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雨后春景图。(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亦可)
⑵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分析。(4分)
4.(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题。(8分)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⑴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作简要赏析。(4分)
⑵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5.(15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期初学情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⑵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4分)
6.(15届山东微山一中高三入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童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④,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①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②差池:指此彼往而错过。③黾勉:殷勤。④及兹:此。契:惬意。
⑴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⑵从全诗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这两句写新雨中草色青翠,晚窗前松涛阵阵,描绘出一派优美、幽邃的环境,从烘托了隐者和诗人自己的洒脱和超俗。②前写寻隐者不遇的失望,下写沉醉美景的惬意,承上启下,使诗人心情自然地随境而变。(4分。每点2分)
7.(15届广东中山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本诗作于变法被废除,诗人被迫闲居江宁时。陂,bēi,水池。
⑴诗歌前两句描写出一幅什么景象?“各占春”具体指什么?(4分)
⑵前人说这首诗“恰是自己身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从思想内容方面说明自己的看法。(4分)
他的绝句尤好。曾有人言,唐代以后无诗,此论太极端了点。王安石晚年的绝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测试:专题13 鉴赏诗歌的感情或思想内容.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tyiuio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