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指导思想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二、活动目的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三、:①低年级侧重《三字经》、《弟子规》等。②中年级侧重《三字经》、《唐诗宋词》等。③高年级侧重《三字以》、《弟子规》、《唐诗宋词》等。:①三年级开始普及,以楷书为主。②四、五年级提高,仍以楷书为主,传授隶书。③六年级培优,可传授隶书、篆书。:①教育学生学会尊重。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仪"用语。③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四、诵读时间安排经典诵读,贵在持之以恒。在诵读的时间上,必须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做到每天诵读,让学生形成天天诵读习惯。具体时间安排:每天下午4:40—5:00安排20分钟诵读。五、诵读方法根据学生、班级、学校等实际情况,可灵活选择1、老师领读;2、学生代表领读;3、跟磁带读;4、跟VCD读;5、齐读;6、分小组读;7、全班集体读;8、听读;9、自由诵读: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10、默读等。六、组织形式1、活动责任人:各班班主任2、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3、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要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5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录与资料整理1、每天由专门的教师检查记录各班诵读情况;2、每周每个班要小结一次诵读情况;3、每月学校要分析和小结一次诵读情况;4、学期末各班写出分析总结报告。八、校园环境的营造1、在学校中心位置布置高质量的国学经典教育宣传栏;2、在教室、走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张挂一些经典名画、字画、经典格言;3、课间播放一些国乐名曲;九、成果汇报展示根据诵读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种成果展示活动,以调动师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同时检验经典诵读成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1、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表演赛;2、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国学经典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民族工艺小制作、“我与经典”作文和文艺节目等竞赛固关镇民族小学2012年9月8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