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
都安县高岭镇三联小学韦凤球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解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了。词是由古代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起来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一般分上阕和下阕。词有不同的词牌,词牌是调子的名称。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伟人写的词。他是谁?(毛泽东)你们了解他吗?你是怎么了解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词是卜算子·咏梅(齐读),“卜”是多音字,读音是:bŭ bo
2、介绍背景
题目中的“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词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读了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大家陆游的咏梅词以后写的,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写下这首词,这首词写于哪一年?(1961年12月)那时候是怎样的情况呢?老师来告诉大家。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竣青写的《第一场雪》吗?竣青也是在1961年写的。当时是怎么样的?当时正是我国遭受了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1959年、1960
年、1961年),全国上下一片悲惨的景象。在这三年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冷淡。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与此同时,国际上反共反华势力企图颠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大厦。在困难前面,毛泽东审时度势,泰然自若,以举重若轻的气度写下这首词。因为他坚信:严冬即将过去,繁花似锦的春天就会到来。
二、初读这首词,做到读通。(注意重音和停顿)
1、学生自由读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2、请几个学生站起来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
三、了解诗意。
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词光会读不行啊,还要会理解词的意思。这首词你喜欢哪一句,并说说从这句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哪些词你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第一句: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谁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归:回来,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写?风、雨、雪花。
第二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已:已经。悬崖:高而陡的山崖。百丈冰:冰凌很厚很长。犹:还、尚且
第三句: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俏:俏丽。报:报到、报告。
第四句: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它将感到无比欣慰。灿烂:颜色鲜明而美丽。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谁能把整首词串联起来吗?
四、细读这首词,领会情感。
1、再细读这首词(再把这首词认认真真细读一遍),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2、同桌互相讨论后交流,你从词的哪一句体会出来。
3、概括小结
4、同学们能把这首词背下来吗?试背一下,我们怎样才能把这首词记得更牢?(边读边想象画面,做到身临其境)
五、拓展想象,延伸思维。
1、我们又回过头来看一看词的第二句,这一句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
( 雪、悬崖、百丈冰、梅花)
2、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已是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一幅什么样的景物?把这幅图描绘出来给大家听。
3、请几个同学站起来描述这个画面,其他同学评议。(他说得好吗?怎么好法?你能比他说得更好吗?)
3、既然大家都把这幅图描绘得这么好,那么,让我们也动手把这幅图用简笔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