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归去来兮》
江苏赵宪
一、指导思想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主要教学目的是在理解字词句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把握陶潜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全文。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两点技巧:一是在每个教学环节,尽量用陶潜的诗句来连缀,以求扩充容量,扩大视野。二是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在诗书、画、乐的意境中,得到感悟,得到陶冶,提高记忆质量,提升人文素养。
二、过程展示
[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是青阳中学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今天我们的学习,也想动用点艺术手段算是为艺术节助助兴吧。
(意图: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为教学手段的运用埋下伏笔。)
我给大家做两个广告。宋代欧阳修曾说:晋朝只有一篇文章,那就是《归去来兮辞》。《昭明文选》又说:观《归去来兮辞》,贪夫可以廉看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还是廉政教育的好材料呢。
(意图:课文导入通过“广告”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透露出了文章的基本意向和信息。)
[作者介绍]教师问:陶潜在《归园田居》中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把做官比作“误落尘网”并且一下就是三十年。可书本下面的注释却说,陶潜只做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时间是否矛盾呢?学生答:不矛盾。
(意图:意在让学生仔细去看注解,因为注解还说到了陶潜在做彭泽令前,还做过祭酒和参军等职同时,教师还点出作者是三仕三隐,此次是最后一次隐退,让学生对背景知识有必要的了解。)
[教师范读]教师范读(背)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节奏。
学生解释疑难字、词、句,扫除文字障碍。同时,教师对解释不怎么到位的学生,引用陶潜《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并进而引出下一步教学环节。
(意图:学生已预习两到三遍,教学建议上也不要求串讲,因此没必要从头到尾通释字词。)
[学生读课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三支曲子,并分别用一句话对三支曲子的特点进行概括。三支曲子即《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作为学生朗读的背景音乐,让他们挑选。
(意图:通过音乐,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创设氛围,促使感悟。)
[内容分析]陶潜《饮酒》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下面我们就来诵读分析这篇文章,领略其奇妙之处。大家首先要读好三句话即“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已矣乎”。
(意图:三句话,分别出现在第一节、第三节和最后的第四节。抓三句话,实际就是抓住全文思想感情发展的线索。读好三句话,巧妙地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连了起来。)
通过师生共同研究,学生得出了结论:第一段中的“归去来兮”是开门的第一句,作者“久在樊笼里”,当决定返回故里了,那真是释放了一口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学生注意到了,这句话后面编者用的是感叹号,所以读起来很是豪迈。
要想读好第三段中的“归去来兮”,就必须弄清第二、第三两段的内容。第三段主要内容是通过“途中、室中、园中”三层意思,表达“回家的感觉真好”的情怀,所以心情特别愉快。第三段起始就说“归去来兮”,从承上来看,有不少高兴的成分。接着又重申了一下自己的决心,并继续写自己在农村出游的喜悦情形。应该说,作者心情是比较轻松的。这时的“归去来兮”,是在自己反思之后说出来的,愉悦而又较为平静。
教 《归去来兮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