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__整理一、文学常识
1、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代表。
2、和儒家学派另一代表孟子的“性善论”不同,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所以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
3、《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第一篇是《劝学》,“劝”是勉励的意思。
二、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二)词类活用
:每天名作状,
,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名作状,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名词用作动词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利:变得锋利形容词作动词
5、积善成德善:善行形容词作名词
(三)一词多义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引进动作涉及对象无义
(3)取之于蓝从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但是
(5)锲而舍之但是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结果,那么,因而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但是
(8)锲而不舍并且
3、焉兼词
(1)风雨兴焉“于之”,从这里
(2)圣心备焉“于之”,从这里
(3)蛟龙生焉“于之”,从这里
4、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
(2)青,取之于蓝指代“青”,它
(3)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后标志
(四)其它重点词
1、木直中绳
2、金就砺则利
3、吾尝跂而望矣
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而致千里
6、而绝江河
7、不积跬步
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驽马十驾
(五)翻译句子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靛青,从蓝草中提取,但是比蓝深;冰,由水形成,但是比水冷。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省略句)
木材笔直得符合取直的墨绳,用火烤使它弯
劝学 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