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教学设计
薛艺
一、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三、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四、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师: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
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师生一起动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模仿、创编动作,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技趣联动,轻松训练
师:你们跳的真不错,有些小工具也想加入我们的劳动中来,你们看一看它们都是谁?
:剪刀吹风机梳子喷雾器(学生认一认)
师:现在它们想动起来了
:
剪刀 2/4 X X | X X ||
咔嚓咔嚓
梳子 2/4 X —| X —||
刷刷
吹风机2/4 XX XX | XX XX ||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喷雾器 2/4 X X | X X ||
沙沙沙沙
(1)师逐一读节奏
(2)学生读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节奏的练习,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为学唱歌曲做了铺垫,化解了歌曲的难点。)
(三)、学习《理发师》
师:这些工具都是谁在用它们呢?
引出歌曲《理发师》
:感受歌曲情绪,听一听歌曲中运用了哪些工具?
要求:听到歌曲中剪刀、喷壶的声音模仿出来
:节奏中的另外两种工具也想加进来,听一听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
(1)师读节奏:5 - | 5
理发师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