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角的分类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角的分类》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特征,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了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教材通过三个具体的实物,抽象出三个不同的角,然后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和三个角比较大小,从而得出:什么样的角是直角,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然后通过画一画,练一练等加深对三种角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通过操作,验证发现锐角、直角、钝角的内在联系,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加深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3、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能辨认锐角和钝角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动手操作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和展示角,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 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一分、辩一辩、画一画、找一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准备:CAI课件,三角板,画有12个角的练习纸。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复习铺垫。(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解决问题。(4)总结全课,拓展提高。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学生较感兴趣的鸟巢照片和黄浦江上的杨浦大桥为情境图,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知识——角。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
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再复习旧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角的组成、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张开程度有关),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分了三个步骤来完成:
1、认识直角:教师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找出三角板上那个最大的角,学生指出以后,教师把这个最大的角画在黑板上,并指出:这个最大的角是直角,板书:直角。
然后,教师指出:除了直角以外,还有什么角呢?引起学生的疑问后,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及时板书课题。
2、认识锐角、钝角:(1)让学生拿出上节课老师布置的动手操作的作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同时出示课件。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学生汇报时,教师不忘提醒学生说一说:这样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学生汇报以后,教师利用课件把学生找到的三种剪法集中展示在大屏幕上,并从中抽象出12个角。(2)分一分。让学生认真观察大屏幕上的12个角,并提出问题:在所有的这些角中,有哪些角是直角呢?学生观察老师下发的练习纸上的12个角,然后汇报那些角是直角。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学生找出的直角。接着教师提问:我

角的分类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