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尽管作用很大,但手术的本身仍是一种对身体的创伤和组织的破坏,会产生疼痛、不适、出血等。无论手术的大小,人们普遍对手术的反应是紧张、疑虑、恐惧,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各有不同,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和稳定情绪,是护士首要的工作。围手术期包括三个阶段,即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护理内容。手术前期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到将病人送至手术台。手术期从病人被送上手术台到病人手术后被送入恢复室或外科病房。手术后期从病人被送到恢复室或外科病房至病人出院或继续追踪护理评估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现病史手术史用药史(抗凝血药、降压药、利尿药、皮质激素、降血糖药)药物过敏史:青霉素、普鲁卡因个人史2、身体状况通过仔细询问病人主诉和全面体格检查,评估生命体征和主要体征;了解各主要内脏器官功能情况,有无心、肺、肝及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有无营养不良、肥胖,有无水、电解质失衡等高危因素,评估手术的安全性。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心理状态改变的具体表现:失眠、沉默寡言、易激动、无耐心、尿频、食欲下降、疲劳、呼吸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等。常见的护理诊断1、焦虑和恐惧;2、知识的缺乏;3、营养失调;4、体液不足;5、睡眠形态紊乱;6、有感染的危险。护理措施1、有效缓解焦虑针对产生焦虑、恐惧及情绪不稳等心理反应的原因,予以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异常的心理变化。入院宣教病房环境,多与病人沟通术前宣教介绍手术室环境,有关麻醉的知识,术前的准备,手术的大概过程,术后可能留置的各类引流管及其目的和意义,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常规。2、提供与手术、麻醉及病人配合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准备(1)对拟接受大、中手术者,术前应做好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2)呼吸系统的准备对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术前两周停止吸烟,防止痰液分泌过多,影响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术前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等方法,即在排痰前,先轻轻咳嗽几次,使痰液松动,再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咳嗽,使痰液顺利排出。如为腹部手术,应作胸式深呼吸;胸部手术,应作腹式深呼吸,以利肺泡的扩张,增加肺的通气量。已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者给予有效的治疗。(3)心血管系统的准备可影响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血压过高的病人术前应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在一定水平但并不要求降至正常后才做手术,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者不必做特殊准备;心衰病人应在病情控制3-4周后再考虑手术;急性心梗病人发病后6月内不宜施行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在严格监护下手术。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